2022島作市集登場!臺北華山3日限定,齊聚45組陶創作者、14組選品與飲食品牌

島作市集第二回陶作集,將於10月21日至23日在臺北華山1914紅磚六合院西1、西5登場。島作執行委員會今年聚焦於探索作者於心與手的相互關係,藉由「島作2022陶作集:心念的形狀」主題,邀請喜愛工藝與生活手感者一同共襄盛舉,本次經嚴謹評選後,齊聚45位陶藝創作者,精選金工、皮革、木藝、閱讀、選品及飲食等品牌一同呈現於市集,並特別規劃別具意義的「碎片計劃」。

島作市集第二回陶作集,將於10月21日至23日在臺北華山1914紅磚六合院西1、西5登場。圖右爲「大陶工作室——臺灣」。 圖/沈佩臻攝影

家佳制器。 圖/沈佩臻攝影

主視覺與空間設計

島作第二回陶作集主視覺,爲藝術家王董碩的油畫作品〈其中-4〉,簡約線條層疊杯形,呼應本次陶作集主題。此外,本次也是島作初次於華山紅磚六合院西1、西5舉辦活動,邀請建築師王士芳爲展場空間規劃配置,並於入口製作一座與意象相符的裝置,重重環套的線條對應着今年的主視覺,透過立體裝置再次詮釋心念的形狀。

「島作2022陶作集:心念的形狀」主視覺。 圖/島作提供

圖/沈佩臻攝影

空間花藝設計方面,則再度攜手島作第一回曾合作的「莎拉花園」,於直線長型的空間裡,運用巧妙設置植物端點,錯落形成如花園般氛圍,活潑了空間體驗,併爲這座古老建物帶來盎然生機。

圖/沈佩臻攝影

圖/沈佩臻攝影

2017年島作市集初次登場,當時以「理想的市集」主題,細選臺、日職人手作品牌好物,勾勒出一個更專注於作品本身、背後思考、與創作者互動的交流場域。以「工藝」爲主體的島作市集,每年都會訂定主題,邀請臺灣日本兩地創作者一同加入,並融入閱讀及飲食麪向,共構一個此時此地的生活寫實樣貌。展露創作者豐沛的動能,開啓與使用者的對話契機。儘管依舊受到疫情影響,島作第二回陶作集於2022年初發出邀請後,仍有將近200位海內外陶作家們響應加入,多了許多新風貌與驚豔作品,例如聖木架、水晶置架等。

DUAHO剛剛好陶瓷器皿。 圖/沈佩臻攝影

草山佚陶。 圖/沈佩臻攝影

評審團由陶藝家王美雲、藝術家林怡芬、雜誌主編方敘潔、作家洪愛珠、設計師王進明組成,從器型合理性、技術層面、與觀者間的共感,到器物形制脈絡的梳理、創作風格與能量,選出44組作家並邀請陶藝家王美雲加入,成爲島作2022陶作集的45組陶藝創作品牌,包括幻土舍、王瑞竺等,藉由生活器皿道具作爲媒介,經創作者與使用者共同詮釋臺灣真實存在的生活實相。

Zoophyta。 圖/沈佩臻攝影

梔野器物。 圖/沈佩臻攝影

陶作家親自出攤對話

島作期以「強力膠」的角色,緊緊黏合創作者與使用者,除了堅持以評選團把關出店品質,創作者也必須達成三日100%出席攤位。島作市集主理人孫明華說:「創作者全心全意的產出,也需要張開耳朵傾聽使用者的反饋、對話,這些都會成爲未來創作歷程中的重要養分。」因此今年特設「現場人氣獎」,每位來訪者皆可爲心中的好品牌投下一票,會後將抽出3位投票者,可獲得被投票品牌的作品一件,最高人氣得獎者將獲得下回參與島作的機會,創作者、使用者皆可於島作暢聊創作的心路與使用美學。

DUAHO剛剛好陶瓷器皿。 圖/沈佩臻攝影

圖/沈佩臻攝影

土偶。 圖/沈佩臻攝影

融入生活工藝名單品牌

除了陶作,島作同步選出這幾年喜愛並敬佩的品牌出攤,例如:陳雕刻處、隙裡有光、Keya Jam、對味生活、行人文化實驗室、實心裡生活什物店、Terrabella、雅山甜舖的可麗露等,期待在經歷疫情將近2年半的各種囚禁,透過器物重新梳理此時此刻的心意與念想,一同走出隧道。

行人文化實驗室選物。 圖/沈佩臻攝影

西尾半島物產店。 圖/沈佩臻攝影

江枚芳金工創作。 圖/沈佩臻攝影

江枚芳金工創作。 圖/沈佩臻攝影

特別企畫:碎片計劃

2022島作市集今年特別企畫一項別具意義的「碎片計劃」。由於陶瓷燒製後,會因溫度、溼度或任何因素造成未達標準的「瑕疵」,這些不完美的成品,經常過不了創作者自己這一關,儲藏空間在有限情況下,只能落得打碎銷燬的下場。

島作執行委員會在市集籌措期間便向創作者蒐集這些碎片,部份與入口意象裝置結合強化活動意向,部分開放給入場民衆,帶回家制作成各種用品、別針或香立。呈現五顏六色釉彩的碎塊,代表創作者嚴謹的態度,同時也是新創發想的可能性,在結束與開始之間創造生生不息的循環,現場拿取時請小心勿割傷。

2022島作市集「碎片計劃」。 圖/沈佩臻攝影

島作市集「盲鳥票」已於開賣後旋即完售,早鳥票也於上週完售,錯過預購仍可於10月21日至23日島作市集現場購票入場。至於每年島作市集因熱銷造成補貨不及的情況,島作市集主理人孫明華表示,今年從籌備期間已加強提醒創作者的每日配銷數量,並由過去有參加島作經驗的學長姐們分享經驗,讓3日的來場者都能滿載而歸。

2022島作陶作集現場配置圖。 圖/島作執行委員會

圖/沈佩臻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