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諾貝爾經濟獎 3學者研究社會制度影響經濟繁榮獲表彰

瑞典皇家科學院14日公佈2024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由3位學者共享殊榮。(圖/美聯社)

(持續更新)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中歐時間週一(14日)上午11時45分(臺灣時間下午5時45分)揭曉,頒給土耳其裔美國籍的麻省理工學院(MIT)學者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美國籍學者強生(Simon Johnson)及英國籍學者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表彰他們研究對社會制度如何成形、對於經濟繁榮有何影響的貢獻,爲國家富庶或貧窮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見解。

2024年諾貝爾6大獎項得主至此已全數揭曉,每個獎項得主可獲1100萬瑞典克朗(約100萬美元)獎金。外媒先前便預測,MIT重量級學者艾塞默魯是今年的熱門人選,國際調研機構Statista評論,艾塞默魯可能在「促進或阻礙組織的長期發展」方面研究獲獎。

諾貝爾官方X平臺的插圖表達,政治體制的不同,影響了決策者面對民衆的經濟訴求有不同的反應,獨裁者往往只能給出空洞的承諾,結果因爲無法兌現而引爆革命;而民主政體則可以權力交替,走出另一條發展道路。當然,如果民衆沒有意見,也就不會出現改變。

艾塞默魯與羅賓森曾合寫過三本書,分別是《獨裁與民主的經濟起源》、《國家爲何失敗:權力、繁榮和貧困的起源》、《狹窄的走廊:國家、社會與自由的命運》,都在說明與解釋爲什麼有些國家經濟繁榮,有些國家卻很難。另外艾塞默魯也與強生合著《權力與進步:科技變革與共享繁榮之間的千年辯證》,探討了重大技術變革的歷史和經濟學,包括人工智慧的最新發展。

諾貝爾獎官網說明,本屆經濟獎獎金由3人均分。艾塞默魯1967年出生於土耳其伊斯坦堡,1992年獲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博士學位,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強生1963年出生於英國雪菲爾(Sheffield),1989年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現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羅賓森生於1960年,1993年獲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學位,現任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

諾貝爾獎委員會指出,3名學者協助我們理解不同國家之間繁榮的差異,呈現了社會體制對國家繁榮的重要性,法治較不佳以及剝削人口的體制並不會爲社會帶來成長、讓社會變得更好,三人的研究幫助我們瞭解箇中原因。

當歐洲國家殖民世界各地時,這些地區的社會體制發生改變,有時很戲劇性,但並非每個地區的發展如出一轍,某些地區的殖民目標是剝削原住民、爲殖民者的利益榨取當地資源,在其他殖民地,殖民者爲歐洲移民的長期利益,在當地建立了具有包容性的經濟、政治體系。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臺灣時間下午5時45分揭曉。(美聯社)

三位學者的研究顯示,不同國家繁榮會有差異,其中一個解釋是殖民時期引入的社會體制不同,隨着時間推移,引入「包容性體制」的社會普遍變得更繁榮,相較之下,「榨取性體制」爲掌權者帶來短期利益,只要政治體系確保他們能長期掌權,沒有人會相信掌權者在未來改善經濟的承諾,這就是爲什麼這些社會不會進步。

不過一個社會無法積極改變的前景,也說明了爲何會出現民主化,當出現革命威脅時,掌權者面臨兩難,他們通常更傾向繼續掌權,試圖透過經濟改革來安撫一般大衆,不過社會已經不太可能相信當權者,最終唯一的選擇是權力轉移、建立民主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經濟學獎顯然與2021年治理論壇(2021 Governance Forum)會議有關,會議中經濟學家討論「哪些制度對於經濟成長是最佳的或理想的?」,艾塞默魯認爲,民主制度是根本原因,如能良好運作,將影響經濟成果。

從長遠來看,民主化改革能夠使GDP增加約20%,然而這並不意味「引入選舉就能立即看到經濟成果」,因爲政府的施政能力至關重要,如何運轉民主制度使其推動經濟發展,各個新興民主國家的能力各有不同。

艾塞默魯得知獲獎後受訪表示:「從廣義上講,我們的研究結論肯定民主……但民主不是萬能藥,引入與推行民主非常困難。」他也認爲,「威權成長往往更加不穩定,而且通常不會帶來快速且原發的創新」。

他說:「中國大陸是一個變數,因爲他們總是在某些領域,比如人工智慧上投入大量資金和其他資源。但我認爲,基於種種原因,他們也沒有辦法長期保持活力持續創新,還是會遇到發展瓶頸期。」

得主揭曉前,法新社訪問學界預測的熱門人選之一是土耳其裔美國籍的麻省理工學院(MIT)重量級學者艾塞默魯,他着有《國家爲何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一書,國際調研機構Statista評論,艾塞默魯可能在「促進或阻礙組織的長期發展」方面研究獲獎。瑞典科學院揭曉的得主之一果真就是艾塞默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