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達沃斯論壇丨嚴重分化或使GDP損失5.7萬億美元,全球經濟如何涅槃重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斌 上海報道
進入2025年,全球經濟面臨更大挑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月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2025年全球經濟預計增長3.3%,增長前景面臨的風險總體上仍傾向於下行,未來五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爲3%左右。
2025年全球經濟將走向何方?前路有哪些潛在風險?如何找到經濟合作的新途徑?正在瑞士達沃斯-克洛斯特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表示,世界面臨政治分裂、不平等加劇、人權侵犯和衝突增加等問題,全球局勢仍然嚴峻。發展中國家則面臨嚴重的經濟困境,部分國家通貨膨脹嚴重。現有的全球治理體系未能有效應對這些挑戰。全球金融架構和聯合國安理會等機構也需要改革。氣候危機、能源轉型和人工智能的監管等問題也是當前全球面臨的巨大挑戰,需要投入更多關注。而合作在解決任何問題和挑戰中都是關鍵。
整體而言,全球經濟面臨嚴峻挑戰,80%的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低於疫情前十年。與此同時,隨着制裁、關稅和補貼成爲各國政府的地緣戰略工具,貿易壁壘比以往增加了兩倍。
不確定性陰霾籠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中有幾個關鍵詞值得注意,如不確定性、脫軌等。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恩戈齊·奧孔喬-伊維拉強調,世界各個地區需要至少在四個方面加大努力:維持或恢復經濟穩定、維持各市場開放和確定的運轉、加強全球經濟的復原力、利用高科技和人工智能的新增長點。
需要警惕的是,日益加劇的地緣經濟分化帶來了巨大的經濟風險。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應對全球金融系統分化》報告顯示,由各國政策造成的分化將減少貿易和跨境資本流動,降低經濟效率,最終可能導致高達6000億美元至5.7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在嚴重分化的情景下,全球通脹率可能上漲5%以上。
由日益嚴重的地緣經濟分化導致的經濟影響遠超2008年金融危機或新冠疫情。各國越來越傾向於通過補貼、產業政策、探討設立新的並行金融架構等金融和經濟措施來實現地緣政治訴求。2017年以來制裁數量增加了370%。各國決策者需要採取能夠促進全球經濟合作、可持續發展和提高金融韌性的經濟政策和措施。
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德國面臨的經濟困境尤爲嚴峻。1月15日,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德國GDP較上一年下降了0.2%,連續兩年負增長,2023年下降了0.3%。
對此,德國聯邦副總理兼經濟與氣候保護部部長羅伯特·哈貝克坦言,德國經濟模式需要全面調整,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有很多發展潛力未被充分利用。歐洲的投資有時過於保守,德國初創企業發展到擴張階段時,常因缺乏風險投資而陷入困境。德國目前面臨的是結構性危機,而非短期的經濟波動。德國過去依賴從俄羅斯獲得廉價天然氣和開放的國際市場帶來的出口增長,但隨着俄羅斯能源的供應中斷和全球市場變化,這種模式已無法持續。
SEB集團總裁Marcus Wallenberg認爲,歐洲在過去幾年中不太瞭解自己的競爭情況和所處的戰略環境。歐洲需要前進,投資研發、基礎設施、綠色部門、人工智能等方面都是很好的目標。歐洲需要加強消費者信心,向中國和美國學習,建立支持創新的生態系統,才能實現進步。
如何重振經濟?
相對於陰霾籠罩的歐洲,美國的經濟展現了韌性。同時,消費者仍然擔心通貨膨脹和生活成本。美國經濟表現爲何整體相對較好?哪些因素將推動經濟復甦?
在波士頓諮詢公司全球董事長李瑞麒看來,美國經濟最顯著的特徵是其動態性,體現在創新精神、人才優勢和積極的資本部署方式上。美國企業更傾向於擁抱未來,對落後的擔憂超過對現有利益的顧慮。對比歐洲,美國在生物科技、醫療保健和能源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其更注重行動風險而非惰性風險的文化特點,這也促進了新技術的快速應用。
可口可樂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詹鯤傑分析稱,美國在過去幾年表現相對出色,其具有一些結構性優勢。例如,美國擁有一系列物質資源、人力資源、智力資源,以及優先注重活力、增長、創新和變革的社會體系。這些結構性優勢是持久的,而非暫時的,這也爲美國提供了長期增長的平臺。
美國銀行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布萊恩·莫伊尼漢認爲,美國在危機後能夠快速復甦的關鍵在於其資本市場的吸收能力和消費者經濟的支撐作用。此外,創新環境和投資氛圍活躍,這在人工智能、清潔技術等新興領域格外明顯。稅收政策的調整和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的實施,結合此前開放的移民政策和人口增長,也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不過,前路也面臨不少風險,古根海姆合夥投資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安妮·沃爾什提醒,特朗普的政策以及實際實施情況存在一些不確定性,美國經濟放緩幅度可能超過目前的預期。美聯儲可能在2025年每個季度都降息一次,今年的降息幅度或達到100個基點。
特朗普政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尚未顯現,未來合作的重要性將愈發凸顯。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博爾格·布倫德坦言,儘管當前全球經濟增長在地緣政治背景下表現尚可,但與過去幾十年相比仍有明顯差距。需要通過多方對話探討重振全球經濟的可行方案,以期實現更理想的增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