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皖北3000萬羣衆將全部喝上“引調水”
1月17日,記者從2025年全省水利工作會議獲悉,今年,安徽將全面實施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規劃,全省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9%;還將接續實施皖北地區羣衆喝上引調水和淮河以南地區農村供水保障提升“兩大工程”,皖北3000萬羣衆將全部喝上“引調水”。
健全農村供水保障體系
2025年,安徽將健全農村供水保障體系。全面實施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規劃,全省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9%,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率達95%。
接續實施皖北地區羣衆喝上引調水和淮河以南地區農村供水保障提升“兩大工程”,分區分類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集中供水規模化、小型供水工程規範化建設和改造,完成皖北28個縣(市、區)地下水水源替換、讓3000萬羣衆全部喝上“引調水”,新增淮河以南地區供水保障提升人口613.21萬人。
同時,安徽加快補齊水源和工程短板,解決剩餘2201個村莊25.75萬人24小時供水問題。
啓動實施全域水患治理工程
2025年,安徽將啓動實施全域水患治理工程,科學佈局水庫、河道及堤防、蓄滯洪區等工程建設。
安徽將開工建設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行洪區調整和建設工程,破解淮河尾閭不暢問題。力爭開工巢湖防洪治理工程,提升巢湖排洪能力。加快實施新安江流域防洪治理工程,建成歙縣段分洪控制閘工程。謀劃推進長江洲灘圩垸分類整治、長江干堤提標升級、豐樂水庫擴建等工程。加快完成淠河民生堤加固工程建設,推進潁河等主要支流治理;統籌推進骨幹防洪治理工程和其他重點防洪工程,整體提升水旱災害防禦能力。
安徽將完善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加快已建測雨雷達調試應用,加強與氣象部門合作,共同探索雷達數據跨部門組網使用,實現關口前移。同時,強化“落地雨”監測預報,以流域爲單元,在皖南山區、大別山區及暴雨中心優化充實300個雨量站點,進一步提高監測覆蓋率。
淠史杭灌區將進行現代化改造
今年,安徽將實施水網重點工程,推動江河湖庫聯通,建設現代水網先導區,加快形成安徽現代水網格局。
安徽將加快江巷灌區、淠史杭灌區現代化改造等項目以及長江池州段河道治理、淮幹峽渦段行洪區調整和建設、巢湖防洪治理等重大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進潁河等主要支流、汲河等20條中小河流治理、13座排澇泵站等項目報批,力爭早日開工建設。
同時,持續完善安徽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加快建成引江濟淮一期、淮幹正峽段行洪區調整和建設、淮幹王臨段行洪區調整及河道整治、長江蕪湖河段整治等工程;加快實施引江濟淮二期、淮河流域重要和一般行蓄洪區建設、沿淮行蓄洪區等其他窪地治理、華陽河蓄滯洪區建設、長江安慶銅陵河段治理等工程。
安徽還將開工建設長江池州段河道治理、淮幹峽渦段行洪區調整和建設、江巷灌區等重大工程,接續推進淠史杭、駟馬山等現有大型灌區現代化改造。
構建數字孿生水網
2025年,安徽以構建數字孿生水網爲重點,推進數字孿生水利建設,發展水利新質生產力,爲全省水利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安徽將依託水利工程項目同步開展數字孿生水利建設。安徽將集約建設數字孿生水利平臺、數據底板、模型庫和知識庫,加快推進大別山區數字孿生水庫羣建設前期工作。
同時,加快滁河等數字孿生流域建設、梅山水庫等數字孿生工程建設、引江濟淮-江淮溝通段數字孿生水網先行先試建設。壓茬推進潁河、鳳凰山水庫、華陽河蓄洪區、淠史杭灌區等數字孿生水利建設。
大皖新聞記者 劉暘 實習生 方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