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位外籍人士走進市政協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點

昨天,上海市政協舉行“外籍人士走進上海政協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點”活動。28位駐滬領館官員、友城代表、白玉蘭獎獲得者、商會代表走進位於長寧區富貴東道的實踐點,聆聽協商民主故事。

“這是一個傾聽人民心聲、解決人民問題的平臺。”參觀後,奧地利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藍海睦有感而發。巴西聖保羅州投資促進局駐上海總代表殷吉對實踐點同樣讚不絕口:“中國的協商民主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這種理念值得許多國家學習。”

這處實踐點爲何備受外籍人士好評?

有事好商量

有事好商量,衆人的事情由衆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

前不久,長寧區政協委員、非遺麪塑第三代傳承人張書嘉手中誕生了這樣一件作品:14個麪塑小人圍坐長桌,正對三項改造方案舉手表決,場面詼諧又嚴肅。“作品來自萬科廣場改造中,共治委員會會議上發生的真實一幕,每個小人都是參會協商的代表。”活動中,她這樣闡釋。

對廣場的改造,多方主體各有訴求:老人需要休憩空間和綠化、家長需要兒童樂園、商戶希望增加門面顯示度……如何尋求全社會需求的最大公約數?全程參與了改造過程的入站委員提議:建立一個居委會牽頭,居民、商戶、物業多方參與的共治委員會。共治委員會成立後,廣場改造的每一步,都由各方共同決定。每次例會各方代表積極到場,開誠佈公解決各項問題。這件作品被命名爲《同寧一道》,生動畫出了協商民主的同心圓。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虞麗娟介紹,今年以來,實踐點共開展各類協商活動35場次,界別(基層)羣衆參與實踐點活動1576人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585條。

在全市235個政協委員工作站、45個界別委員工作室和1000多個委員聯繫服務羣衆聯繫點,上海市政協組織委員深入基層一線,圍繞社區治理、加裝電梯、養老服務、社區文化供給、口袋花園項目等議題開展協商議事,助力民生難題解決、社會矛盾化解。

解決“一類事”

協商中,廣泛聽取民意的政協委員往往從發現“一件事”到解決“一類事”。對協商中帶有公共性、普遍性、前瞻性的問題深度調研,形成提案或建言資政專報,並跟蹤推進協商成果轉化落實。

3月28日,一場“加快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高標準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課題調研座談會在上海政協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點召開。會上,新華路街道羣衆代表石建偉講起一件身邊事:小區樹木已生長20多年,樹冠過於繁茂,存在被風吹倒的安全隱患,需要修剪樹枝。剪下的樹枝如何處理卻是一道難題:這類垃圾清運成本太高了。爲節省成本,小區採購了碎枝機,將剪下的樹枝就地粉碎堆肥,既節約了成本,又使垃圾實現資源化利用。

石建偉沒想到,他的“一件事”,成了政協委員們的“一類事”。長寧區政協人資環境委主任賈慶鋒說,公衆對“無廢”理念的認識和理解很重要,應將“無廢城市”與綠色、低碳、零碳等環保理念相融合,更好整合各類資源、形成合力。

對外新窗口

實踐點也是對外交流的一扇窗口。

在這裡,講述與踐行並重。協商民主的故事備受外籍人士好評之外,實踐點內對外籍人士生活點點滴滴的關照更加動人。

長寧區是上海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區之一。7月21日,一場名爲“推進外籍人士更好融入上海,彰顯城市溫度和國際競爭力”的重點提案督辦座談會在實踐點召開。

“沒有身份證號,外籍人士使用各類App註冊難、認證難……”會上,在滬生活20多年的美麗華花園小區業委會主任、印尼籍華僑餘建勳吐露心聲。“上海有很多好政策,但受限於語言和信息渠道,很多外國人不知情……”虹橋街道日本籍居民松浦百合直言不諱。

會後,在滬外籍人士反映的醫療、出入境、交通等難點和問題,被一併編輯成社情民意信息反映給市領導。上海中醫藥大學國教院客座教授、上海合川萊茵中醫醫院中醫內科韓國籍特聘專家洪原淑則向當天參會的市政協常委、對外友好委員會主任張小松發來這樣一段消息:謝謝積極改善;希望外國人在上海、在中國生活得開心幸福。(記者 肖彤)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