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領44萬 新型專班被批製造剝奪感

立委13日質詢,憂心「新型專班」計劃會發生外籍生「打黑工」現象。此爲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113學年起將推動「新型專班」,由國內大學與企業合作到海外招生,學生2年可領44萬元。立委13日質詢說,這計劃外籍生可領很多錢,對國內學生來說有相對剝奪感,也擔心發生「打黑工」現象。教育部長潘文忠回覆,會提出契約範本明訂外籍生打工與實習的界線,避免「打黑工」事件再發生。

潘文忠13日到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專案報告「大學推動國際招生及臺灣優華語計劃之執行成效及檢討」,「新型專班」學生將獲國發基金提供每人每年至多10萬元、最多補助2年的「產學獎助金」,及企業提供每人每月至少1萬元的「生活津貼」,以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質詢指出,「新型專班」的學生2年可領44萬元,這看在本土學生眼裡,感受到相對剝奪感。更何況最優秀的外籍生都是去歐美國家,不會來臺灣,教育部應該考慮本土學生的感受。

潘文忠迴應,「新型專班」計劃是爲產業界培育人才,學生領的錢有一部分是由企業支應。外籍學生參與這個計劃,畢業後須履行在臺就業義務2年。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表示,教育部推動「新型專班」吸引國際優秀學生來臺就學,這是好事。但過去國內一些大專校院招收外籍生,造成一些人去「打黑工」,變成業界的廉價勞工或奴工。

潘文忠表示,過去有一些學校便宜行事,找仲介招生,被發現後都遭到重懲,有的還因此退場。教育部會制訂契約範本,明確規範打工和實習區別,也會避免「打黑工」事件再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