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歲竟也會中風?這讓我難以置信
安加拉德·丹尼斯(Angharad Dennis)知曉中風的症狀,因爲她的祖母經歷過,而且由於患有偏頭痛,她懷疑自己是否也面臨更高的風險。
但她從未料到自己在 32 歲時就會中風。
三月份中風之後,丹尼斯女士還表示,依靠年幼的女兒幫忙,比如幫自己穿襪子,這令她感到沮喪。
“這不是我期望我六歲的孩子必須做的事。我平常都是幫她穿襪子的。”來自斯旺西的丹尼斯女士說道。
她說,和有類似經歷的其他人交流對她幫助很大,慈善機構中風協會的研究顯示,與他人交流對很多人而言是康復的重要環節。
丹尼斯女士說,她經常難以向女兒解釋發生了什麼。
“當她摔倒時,能得到一個創可貼。我怎麼跟她解釋大腦不能貼創可貼呢?”她說。
戴夫·瓊斯(Dave Jones)給予了支持,他在七年前遭遇了類似的難題,在成爲父親六個月後中風了,如今是中風協會的同伴支持協調員。
“戴夫能夠跟我講他針對兒子所採取的策略,我隨後便能從中獲取靈感,”丹尼斯女士說道。
說起她的中風經歷,她講道:“當時毫無任何跡象顯示,在我人生的那個階段會發生這般具有創傷性且重大的事。”
“我們在 11 月結的婚。生活本不該是我生病不適——我們是有規劃的,”她說道。
她補充道,她在醫院時心情煩躁,特別是想到女兒卡麗的時候,然而當她回到家後,情況變得愈發艱難。
這位前辦公室經理竭盡全力去關注所取得的成果——其中包括無需柺杖就能從汽車走到學校門口——但做出調整並非總是輕而易舉的。
“看着別人去接她並親自送她上學——這太難了。這本該是我做的呀,”她說道。
據慈善機構“中風協會”宣稱,在英國,每年大約有 10 萬人中風——差不多每五分鐘就有一人。
雖然每年有超過 88000 人從這些(中風)中存活下來,但該慈善機構表示,這僅僅是在尋找‘迴歸生活之路’這場‘漫長且痛苦的戰鬥’中的開端。
該慈善機構的研究發現,半數中風倖存者在康復期間感到抑鬱,14%的人有自殺念頭。
然而,它發現,與其他受中風影響的人交流是倖存者康復過程中最爲重要的一環。
瓊斯先生能夠對丹尼斯女士的情況感同身受。2017 年,他 36 歲,身體健康,孩子剛出生,但一年之內的兩次中風促使他做出重大調整。
他說,起初他專注於自己不能做的事情,但在同伴的支持下,開始改變心態。
“你開始關注:‘我也許能夠做到這一點,咱們試一試。
他還從其他中風倖存者那裡獲得了管理情緒的技巧。
瓊斯先生被告知,他中風後不太可能再工作,但現在他是中風協會的康復支持協調員。
他支持的團體中包括那些針對 70 歲以下男性的團體,其中最年輕的成員加入時年僅 26 歲。
“其中一位先生多次表示,如果他不在這個團體中,他現在就不會在這裡——這個團體救了他的命。”
中風協會的副主任凱蒂·查佩爾(Katie Chappelle)稱,在威爾士,每年約有 7000 人中風,約有 70000 名中風倖存者。
“這可能會導致他們出現從身體殘疾到溝通障礙,再到心理健康問題等各類狀況,而且極度疲勞的情況非常常見,”她說,並補充說,由於能力不足,中風服務正在苦苦掙扎。
“對於許多中風倖存者來說,社區是他們真正開始康復並取得進展的地方,因爲他們一旦出院,就開啓了漫長的康復之旅,”她說,並補充說,威爾士政府有計劃重新配置中風服務。
“要是能讓人們走上正確的道路,在恰當的時間給予他們所需的東西,那就能切實改善人們的狀況,”她說。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她這次中風卻改變了她對於生活重點的看法。
“以前我每天晚上五點下班回家,壓力特別大,就只想有點自己的空間。”
現在她說她“迫不及待”女兒放學回家,而且她現在和女兒相處得更多了。
“我原以爲賺大錢、能提供假期以及最棒的聖誕節就是人生前進的方向。但其實並非如此。
“她想要的不過是我的時間,我感覺要是沒有這樣的生活變故發生,這種認識是不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