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後肌肉流失…醫曝「這樣做」預防肌少症 不只有練肌肉、嗑蛋白質
圖/ingimage
肌少症惹禍,常聞長者跌倒後,生活就此無法自理,堪比失能殺手。醫師示警,40歲是肌肉流失分水嶺,75歲後每況愈下,一旦錯過黃金養成時機方法,即使醫學介入,力挽狂瀾是難上加難。重訓風氣盛,加上攝食蛋白質風氣掛帥,幾乎與增肌畫等號,但猛練、猛吃仍無法百分百逆轉肌少症,也讓醫師不樂見。怎麼做才能充分把握「良肌」?
超高齡社會在即,國人肌少症盛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分析,65歲以上肌少症盛行率,男性23.6%、女性18.6%。國健署在肌少症專文指出,肌少症爲肌肉質量流失、肌力或肌耐力下降,如行走速度異常緩慢、腿部突然容易無力、無法舉起重物,這些分別俗稱「蝸牛速」、「軟腳蝦」與「奶油手」,都可能是肌少症徵兆。
40歲後肌肉量下降,75歲直直落
仁生復健科診所院長陳渝仁表示,人體肌肉量40歲後開始下降,肌少症可能在壯年時期就找上門,尤其75歲後更急遽走下坡。
陳渝仁指出,肌肉大致可再分爲「白肌」與「紅肌」,鍛鍊白肌以重量訓練爲主,訓練紅肌則可透過跑步等有氧運動。隨着年齡增長,白肌退化速度比紅肌快很多,但不代表紅肌不重要,也有些人只重訓,爲刺激白肌生長,甚至到了矯枉過正地步;預防肌少症,有氧運動、重訓都不能偏廢。民衆可從日常生活檢視,包括能否擰乾毛巾、打開罐頭等,若做起來十分吃力,甚至做不到,務必留意。
腿圍、握力、體能都是指標
至於肌少症的科學定義,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AWGS)2019年指出,男性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腿圍小於33公分;男性握力小於28公斤、女性握力小於18公斤;體能表現方面,若5次座椅站起超過12秒,或6公尺內行走速度小於每秒1公尺,都可能患有肌少症。
更精確來說,以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XA)測量肌肉量,男性小於每平方公尺7公斤、女性小於每平方公尺5.4公斤;或以生物電阻抗分析(BIA)測量,男性小於每平方公尺7公斤、女性小於每平方公尺5.7公斤,已算患有肌少症。
每週共150分鐘中等運動+2天重訓
預防肌少症,陳渝仁建議,一般成年人每週至少應有150分鐘(2.5小時)中等強度運動,以及2天的重訓;上半身、軀幹核心及下肢三大肌羣都要訓練到,如使用划船機,或弓箭步、深蹲等,每個動作做10下,各做3組,纔算起碼達標,「40歲之後,若連這些都做不到,未來勢必邁向肌少症。」
看YouTube健身影片運動,日漸普及。他說,若沒時間上健身房,一般成人可嘗試「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影片,讓身體快速爆汗,最大心跳速度達到80%,發揮運動效益。
要是做起來仍有困難,至少先從初階運動開始,像在家繞圈行走、上下樓梯步行,都是有氧運動;肌力訓練部分,靠牆站立式伏地挺身、靠牆深蹲,甚或是最基礎扶着桌子起立坐下,只要有做,就是開始。
「肌」不可失,除了運動,飲食也是關鍵。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營養室主任魏賓慧表示,預防肌少症,蛋白質、鈣質及維生素D,是三大不可或缺營養素。
蛋白質一掌心、早晚一杯奶
每日蛋白質攝取量,大致爲體重乘以1至1.2公克;以60公斤成人來說,換算約60至72公克。魏賓慧說,用更易理解口訣,即爲每餐「豆魚蛋肉一掌心」,三餐平均攝食,不要「有一餐沒一餐」。
此外,攝取鈣質,建議「早晚一杯奶」外,另從豆腐、豆乾等豆製品,以及高鈣蔬菜如芥藍菜、莧菜,或是堅果類的黑芝麻,都有不錯的補鈣效果。蛋黃、小魚乾等富含維生素D,除了適量攝食,在非烈日當頭陽光下,適時曬太陽約10分鐘,也有助生成維生素D。
魏賓慧指出,長者因肌肉合成能力下降,加上老化影響牙口功能,進食狀況不佳,以致飲食失衡,都是造成肌少症因素。她也提到,不少民衆求減重過頭,採極低熱量飲食,最後連肌肉量也流失,須當心避免顧此失彼。
陳渝仁提醒,不少人會直覺把「長肌肉」和蛋白質畫上等號,但以60公斤的一般成人來說,每日約攝取60至90公克蛋白質,別因擔心肌少症而拼命吃,再多對腎臟都是負擔。
值得關注的是,蔬果同樣對骨質有益,如木耳、香菇、魚類等,卻易因蛋白質攝取掛帥而遭忽視,飲食攝取力求營養均衡,纔是正確的健康認知。
(本文出自2024.03.01《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