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規模化應用“揚帆”行動升級!到2027年底5G個人用戶普及率超85%
11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門發佈《5G規模化應用“揚帆”行動升級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明確了5G應用發展目標:到2027年底,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38個,5G個人用戶普及率超85%,5G網絡接入流量佔比超75%,5G物聯網終端連接數超1億,構建形成“能力普適、應用普及、賦能普惠”的發展格局,全面實現5G規模化應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方案》圍繞應用、產業、網絡、生態“四個升級”,系統部署了13項重點任務和4項保障措施。
5G應用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效
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相關負責人在解讀《方案》時表示,5G作爲數字經濟時代萬物互聯、數據流通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以泛在連接促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各類數字技術融合創新,已成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一環。
5G規模化應用將帶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全方位全鏈條普及應用,賦能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推動信息通信業現代化,爲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有力支撐。
2021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9部門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截至2023年底,各項既定目標全部超額完成,5G應用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效。
在網絡能力方面,截至2024年9月,我國5G基站總數達408.9萬個,已實現“鄉鄉通5G”,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基礎網絡。5G行業虛擬專網數超4.5萬個,有效滿足各行業對網絡定製化、數據本地化、管理自主化的應用需求。
在應用賦能方面,5G已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80個,應用案例數累計超10萬個,在工業、礦業、電力、港口、醫療等行業實現規模複製。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網絡與交換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平日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目前我國在全球部署的5G基站數量佔比超過60%,且已積累了數億用戶,大家也明顯感知到5G技術的便利性。
不過,他也提到,儘管用戶享受到了更寬的帶寬,但並沒有出現新的殺手級應用。張平舉例說,我們曾預期5G的殺手級應用可能出現在AR和VR領域,但由於手機等終端設備的限制,需要佩戴大型眼鏡或頭罩才能體驗動態虛擬現象,而目前尚未出現特別便利的終端設備。因此,總體而言,5G技術仍在發展之中,並未如預期那樣產生殺手級應用,對工業等領域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前述相關負責人表示,現階段,我國5G應用發展正處於由技術驅動轉向價值牽引、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牽引的關鍵窗口期,需要持續加強政策引導,鞏固現有發展成果,進一步推動5G應用實現量的規模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爲此,我們研究出臺了《方案》。”
推動基於5G的智能機器人等研發應用
《方案》部署了四方面主要任務:一是應用升級,推動多方位深度賦能;二是產業升級,構築全鏈條發展支撐;三是網絡升級,提升全場景服務能力;四是生態升級,強化多層次協同創新。
在應用升級方面,《方案》部署了5G帶動新型消費擴大升級、5G賦能生產經營提質升級、5G助力公共服務普惠升級等三大類應用。
面向新型消費應用,通過培育新終端、豐富新體驗、營造新環境,促進應用、網絡、內容、終端協同創新,不斷豐富5G新消費新體驗。
例如,《方案》提出,推動基於5G的智能機器人、智能移動終端、雲設備等研發應用,鼓勵融合5G的XR業務系統、裸眼3D、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產品創新發展。推動“5G上車”,鼓勵汽車前裝5G通信模塊,助力智能網聯汽車智駕、智艙提質升級。
《方案》還提出,加速5G新通話、裸眼3D、雲手機、5G消息等應用創新,實現5G新通話用戶規模突破1億。推動5G與AI深度融合,提升互動視頻等新型交互體驗。鼓勵基礎電信企業面向公衆不同需求提供差異化服務,終端企業加快推進手機支持超高清視頻顯示及拍攝,促進5G超高清視頻及直播在娛樂、賽事、電商等領域規模發展。
面向工業互聯網、智慧電力、智能礦山、智能油氣、智慧交通、智慧農業、智慧海洋等生產經營領域,加快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提質增效降本。
面向政務服務、數字教育、社會治理、智慧文旅、衛生健康、廣電視聽、數字體育等公共服務領域,促進供需精準對接、優質資源共享複用,提升人民羣衆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