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牌照提前發放,背後是全行業爲新時代鉚足的勁

北京時間6月6日,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了業內等待已久的5G商用牌照。5G商用牌照的發放,標誌着中國5G迎來實質性的一步,宣告我國將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5G牌照的發放,引起了全網熱議。網友們紛紛表示“喜大普奔!”、“加油,進入5G時代”、“是不是要換手機了?”“厲害了我的國!!5G來了!!”……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IT之家已經有多篇文章對5G的關鍵技術以及可能對未來時代產生的影響做過全面深入地介紹。但是作爲消費者的你,可能始終覺得“雷聲大,雨點小”,這是因爲在那之前5G一直處於試驗階段,在商用方面一直沒有什麼進展,儘管今年MWC期間多家智能手機廠商推出了第一批5G手機,但是知道目前,並沒有一款產品能夠真正被消費者買到、用到,爲什麼?因爲大家都在等待這張5G牌照。

5G牌照是什麼?

在介紹我國正式發放5G牌照這件事的意義前,我們首先需要了解5G牌照到底是什麼。因此IT之家小編不妨爲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其實不管是5G牌照還是4G牌照或3G牌照,重點都落在“牌照”兩個字上,牌照是什麼?其實就是證書,代表獲得牌照的一方擁有相應的資格和權利。例如一輛車只有擁有牌照才能上路行駛,支付寶、微信只有獲得相關的金融牌照才能提供支付服務。而無線通信牌照也是一樣,就是隻有獲得了這個牌照,才能從事無線通信方面的商業運作、經營。

那麼這個牌照究竟是針對什麼呢?答案是無線通信的頻譜資源。在《徹底瞭解毫米波:駕馭它,就算掌握5G終極武器》一文中,我們介紹過,無線通信最基礎的資源是電磁波,而只有固定頻段裡的電磁波,才能被移動通信領域所用,這固定頻段的範圍比較有限,不同的頻段在應用場景、技術難度等方面都有差別,所以不能亂用、濫用。

在通信行業發展早期,人們並沒有對無線電波頻譜資源集中管理的意識,大家都可以用,所以導致電磁波干擾的現象十分嚴重,大家都可以用的結果就是大家都不能正常使用,沒辦法,頻譜資源就這麼多,無法滿足所有企業單位的需要,所以各國政府開始對頻譜實行授權機制,統一管理,防止頻譜資源被濫用。如果想用,必須申請,獲得批准之後纔可以使用。獲得批准,意思就是獲得牌照。

無線通信行業從1G時代發展到4G、以及現在的5G,用戶、終端數量越來越多,運營商數量也越來越多,頻譜資源變的十分緊張,所以想要獲得這張牌照,也是不容易的。在國外,主要是通過拍賣的方式發放,而在中國,由於運營商主要是國企,因此是由工信部統一分配的。

5G牌照提前發放,意味着什麼

對於國內5G商用牌照的正式發放,按照工信部的原計劃,中國5G預商用應該是2019年,2020年正式商用,但是工信部在剛過去不久的6月6日就發放了5G正式商用的牌照,出乎意料,這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年。

這從首先說明,對於即將到來的5G時代,無論是技術、終端還是產業等方面,該做的準備均做好,可謂萬事具備,只欠牌照,因此牌照纔會提前發放,順應大勢所趨。另一方面,也說明5G背後蘊含的龐大市場以及可能形成的激烈競爭,對這一時代的佈局已經是分秒必爭,所以一旦做好準備,就要立即將商用提上日程。

我們先從第一點來說明,對於即將到來的5G時代,“全行業”已經做好了準備。這究竟是怎樣的“全行業”?我們需要認清。

不妨先簡單歸個類,其實任何行業都可以劃分爲上游、中游和下游產業鏈,5G亦不例外。對於5G來說,上游產業包括天線、基站、射頻模塊等基礎通信設備提供商、5G標準制定、以及對5G傳輸網、承載網、核心網進行建設的連接技術提供商等;中游產業則主要由運營商構成,他們負責通信資源的分發和經營,而下游產業,則主要包括智能手機、智能家居設備、工業互聯網等廠商,當然也包括提供具有未來應用前景的智能汽車、VR/AR、遠程醫療、教育服務商。

1、技術和標準

在5G統一標準方面,在去年6月,3GPP就已經按時完成了獨立組網(SA)的5G新空口(5G NR)規範,加上2017年12月完成的Release-15 5G新空口非獨立部署標準,3GPP全球5G標準第一階段主要工作其實早已完成,只剩R15 Late Drop標準,預計會在明年3月完成,這些均不影響5G的商用部署。5G第一階段標準實現了對“增強移動寬帶(eMBB)”和“低時延高可靠物聯網(URLLC)”兩種重要場景的支持,基本上實現了所有5G的新特性和新能力,而5G另一重要場景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尚未能確定,是接下來的工作重點。

可以看到,在5G統一標準的推進方面,3GPP的進展還是比較順利的,而這背後,其實也是包括OPPO、華爲、高通等企業提交大量提案,積極參與標準制定,爲5G NR標準化進程做出積極貢獻。

有了標準還不夠,在3GPP 5G NR的基礎上,還有通信設備企業、運營商和技術提供商們彼此合作進行的互操作測試和試驗,進行早期5G技術設計和驗證,例如在2018年9月、2月、2017年12月、11月,大唐移動、華爲、高通、愛立信、中興通訊和中國移動等企業們就先後合作進行了5G NR一系列互操作測試,包括中興通訊、愛立信、高通和諾基亞共同完成的5G NR數據連接及OTA數據呼叫、去年9月-12月愛立信、高通、中興通訊完成的全球首個符合3GPP規範的5G NR OTA呼叫和數據連接等等。這些互操作測試和試驗的成功進行爲5G商用奠定了基礎,說明至少在實驗室層面已經具備成熟條件。

2、基礎通信設備和模塊

如果說基礎技術和標準是5G生態這座“九層之臺”最下面的“累土”,那麼基礎通信設備和芯片模塊無疑是深扎於土中建築地基。5G發放牌照,開始預商用,那麼這地基必然要做到完備之完備。

在通信設備提供商中,目前全球市場中最重要的主要是華爲、中興、愛立信和諾基亞。截至目前華爲簽訂了超過40份5G商用合同,發往全球5G基站數量超過10萬個,同時華爲在5G標準的專利數領先於其他海外巨頭。根據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數據,到2018年底,華爲專利數量達到1970件,排名第一。中興通訊在全球有超過40家運營開展5G合作,在5G市場競爭力不亞於華爲。

至於愛立信和諾基亞方面,其中愛立信目前已經在歐洲、澳大利亞和亞洲地區部署了以商業設備爲基礎的5G運行網絡,該公司已公佈的5G訂單數量爲19筆;而諾基亞方面,根據外媒報道稱:諾基亞董事Federico Guillen表示,目前該公司已經取得了42筆5G商用訂單,位列全球第一。

從全球範圍來看,目前已經有多個國家和地區發放了5G牌照,上述四大通信設備廠商正在加速跑馬圈地,根據業內人士的分析,目前5G通信設備的批量供應已經不成問題,這爲接下來的5G商用部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而在通信基礎芯片模塊方面,則要說到移動通信芯片巨頭高通。該公司於2016年10月即已推出全球首款5G調制解調器驍龍X50,支持早期5G部署和外場測試,並幫助OEM廠商針對早期5G網絡開發終端。目前已經有小米、中興、OPPO、一加、努比亞、聯想等多家主流手機廠商的5G手機宣佈採用驍龍855和驍龍X50解決方案。而在今年2月,高通又推出第二代商用多模5G調制解調器驍龍X55。

除了調制解調器,高通還在去年7月推出了全球首款面向移動終端的全集成5G NR毫米波及6GHz以下射頻模組,可提供從調制解調器到天線且跨頻段的多項功能,並支持緊湊封裝尺寸,助力5G大規模商用。而在今年2月,高通也推出了第二代5G射頻前端解決方案,包括QTM525毫米波天線模組等,這樣,通過完整的從調制解調器到天線解決方案,支持全部主要頻譜類型和頻段,擴大了全球5G部署格局。

3、運營商

運營商是5G產業鏈中連接上下游的關鍵角色,也是和消費者聯繫最緊密的角色之一,更是這次5G牌照發放的主體。隨着5G牌照的發放,運營商們也在各方面做好了準備。首先是在投入上,根據三大運營商的財報信息,中國移動2019年"5G試商用"資本開支預計在172億元之內;中國聯通則有60億-80億元的規劃;中國電信明確表示2019年的5G投資預算爲90億元。而到2020年,這些數字顯然會更進一步。

資金的投入,就是體現在運營商們加速在5G網絡方面的建設。中國移動在3月份公開表示,預計2019年在全國建成3-5萬座5G基站,而2019年全年,三大運營商會投入340億元建設5G移動基站。

另外中國移動此前已在杭州、廣州、上海、武漢、蘇州5城市啓動5G網絡規模試驗,中國聯通則在40個城市建設5G試驗網絡,並推出了5G先鋒友好體驗計劃;中國電信則在原有17個5G創新示範城市的基礎之上,將數量擴大至40多個城市和區域。

而在套餐方面,三大運營商其實也做好了準備,在獲得5G牌照後,運營商也分別針對5G資費套餐進行了迴應,例如中國電信就表示會適時推出具備5G特徵,滿足用戶高流量、多層次需求的資費套餐。而有業內人士預測,運營商們預計會在7月份或8月份正式出臺5G資費套餐。

4、終端廠商

5G牌照尚未發放時,全球首批5G終端已然蓄勢待發,目前已經發布的5G手機包括小米MIX 3 5G版本、華爲Mate X 5G摺疊屏手機、中興Axon 10 Pro、OPPO Reno 5G版、一加7 Pro 5G版、努比亞mini 5G版、聯想Z6 Pro 5G探索版、三星Galaxy S10 5G和LG V50 ThinQ 5G等等,並且均已在今年上半年發佈。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手機中大部分都是採用了來自高通的驍龍855+驍龍X50解決方案。

5G時代,新的時代

5G牌照正式發放,意味着我們此前對5G時代的各種描繪,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不再僅僅停留在“雷聲大,雨點小”,而是從淅瀝的雨點慢慢向傾盆暴雨演化。這樣我們所描繪的5G——一個新的時代才真正向我們走進。

5G到底能帶給我們什麼?說一個最簡單、被反覆使用的例子——5G網絡下,數秒之內下載一部1GB的高清電影不成問題,在去年4月國內手機廠商vivo聯合高通展示的5G原型機測試中,手機的網絡延遲低於5ms,上行速率高達162Mbps,下行速率高達1420Mbps。這樣的速度應用到實際使用中,可以再8秒內下載完一部1.2GB大小的電影。而今年4月,中國聯通聯合OPPO在上海5G現網網絡下,使用OPPO Reno 5G手機實現了超過1300Mbps的連接速度,下載一部1GB的高清電影僅需6秒。這樣的網絡連接速度,在未來智能手機的應用拓展上顯然大有想象。

而如果你認爲5G時代的改變只體現在智能手機上,那就大錯特錯了。5G的賦能,將是影響各行各業的。再說近一點的,成熟的5G網絡下,目前汽車行業炙手可熱的自動駕駛將成爲可能,並得到進化,5G網絡毫秒級別的超低時延將爲自動駕駛提供數據傳輸的支撐。不僅是自動駕駛,5G時代的智能汽車還將從單車智能向“車路協同”進化,高精度的地圖、路徑規劃、車輛控制能爲汽車的行駛減去不少麻煩,你甚至可以通過汽車來控制家裡的電器,例如在回家的路上就讓家中的空調開到舒適的溫度,電飯煲自動煮飯,空氣淨化器打開等等。目前,5G網絡下得車聯網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例如今年2月高通就曾針對智能汽車領域推出首款5G雙卡雙通平臺和最新4G LTE-Advanced Pro層級平臺產品組合,並且也和奧迪中國、北汽集團、長安汽車、吉利汽車、長城汽車等傳統車企保持着長期合作。

除了車聯網領域,5G網絡的超高速低時延特性也將讓遠程醫療、教育應用擁有現實的可行性。例如今年3月,中國移動、華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三方就曾共同努力,成功完成了全國首例基於5G的遠程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植入手術,病人在北京手術檯,醫師在南海,相隔3000公里遠程操控手術,並未覺得距離成爲阻礙。而在未來,類似的案例顯然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平常。

最後,IT之家小編認爲,在5G背後,最大的市場,莫過於萬物互聯的物聯網,包括工業物聯網,根據GSMA智庫發佈的報告,全球物聯市場(包括:連接、應用、平臺與服務)到2025年將達到1.1萬億美元。可以說,物聯網是包括但不限於上述這些應用描繪的總和,是5G最大的使命和遠景。

物聯網的時代場景,不僅侷限於智能家居設備的彼此互聯和溝通,讓冰箱關掉電燈、讓電視打開空調或者讓智能音箱開啓家庭的“派對模式”,是最基礎的應用,5G要達成的萬物互聯是整個社會的互聯,例如,在城市裡街燈會根據天氣、環境的情況自動開啓、關閉;無人駕駛汽車可以再繁雜的交通中找到最佳路線;安放在路邊的環保裝置可以根據環境狀況自動淨化空氣,而當城市出現火災等公共安全事故,監控系統會第一時間將事故地點相關信息發送給消防中心,爲了第一時間解除事故,城市基礎設備例如紅綠燈等還會爲救援設施前往事故中心適時調整,掃清障礙……

基於上述描繪,我們可以感受到5G將是如何深刻影響我們的生活,而這些應用場景,在成熟的5G網絡支持下都不再是難以達到的事情。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5G牌照的正式發放,恰恰是千里之行落地的第一步,而我們期待的新時代,確實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