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乘組暢談“絲滑”太空之旅:斑馬魚成團寵、節日拆盲盒
作爲我國首位太空駐留累計突破1年的航天員,葉光富至今記得在400公里高度的中國空間站裡凝望祖國、俯瞰家鄉的感受。
他曾透過舷窗看到了美麗的首都北京,看到蜿蜒的黃河長江,看到高聳的“世界屋脊”,也看到茫茫的沙漠戈壁,他還多次看到自己的家鄉——有“天府之國”美稱的四川,看到了孕育他成長的那片土地。“雖然在以第一宇宙速度飛行的空間站裡俯瞰祖國山河的時間非常有限,但每當看到遼闊的大地、壯美的山河,我都會被這樣一幅幅畫卷深深吸引,除了視覺上有極大的衝擊外,在內心深處也感到無比震撼。”葉光富說。
近日,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葉光富、李聰、李廣蘇從太空返回後,在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與媒體和公衆正式見面,分享了自己的太空之旅。
葉光富已經兩次執行空間站任務,他將重返太空家園的感受總結爲“三個變化”:“從探訪到回家,感覺更溫馨,內心更踏實”“從一艙到三艙,環境更舒適,任務更復雜”“從03航天員到指令長,角色有轉變,責任更艱鉅”。
航天員李聰和李廣蘇則是首次飛天。在出徵太空前,李聰就羅列了一系列願望清單:期待從隊友手中接過接力棒,期待在空間站上“出趟門”,期待看到小魚在太空裡“游泳”的樣子……
“隨着火箭點火升空,我所有的期待都一一變成了現實;半年的太空之旅,我每時每刻都享受着期待。”李聰說。
太空養魚是李廣蘇在神舟十八號任務期間印象最深的實驗。“那些可愛的斑馬魚除了完成它們的使命任務,還充當了我們的‘小團寵’,是我們重要的心靈寄託。”李廣蘇說。
他還記得進駐空間站當天首次見到斑馬魚的情景:它們不怎麼動,形態各異地停在原地,過了幾天發現它們明顯活潑了,並且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游到想去的地方——看來它們也需要適應太空環境。
“回想入軌初期斑馬魚‘仰泳’的情形,彷彿看到了當初那個學習適應失重環境的自己。”李廣蘇說。
在忙碌的“太空出差”工作之餘,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保障團隊爲乘組準備的驚喜,是他們最爲期待的。“他們精心準備了各種節日盲盒,在裝船前藏在貨船的各個隱蔽角落裡,每逢重大節日、生日,地面工作人員就會通知我們去尋找驚喜。”
雖然已經返回地面,回憶起在艙內“尋寶”的過程,李聰依然笑容滿面。生日禮包內的長壽麪、牛肉醬、醬排骨、燒雞等熱門食品,解壓手辦等小玩具……“這些小禮物爲我們帶來了驚喜和溫暖,是非常有效的心理支持。”
神舟十八號乘組3名航天員均爲80後,都來自空軍,相似的年齡和經歷讓他們有很多共同語言,該乘組也被親切地稱呼爲“80後乘組”。
此次任務期間,神舟十八號乘組經歷了兩次“太空會師”。第一次是和神舟十七號乘組“會師”,70後、80後航天員在“天宮”團聚;第二次是與神舟十九號乘組“會師”,70後、80後、90後航天員齊聚“天宮”,這也生動詮釋了中國航天事業是一場代代傳承的接力賽。
葉光富兩次在軌駐留時長共375天,神舟十八號乘組在軌駐留192天,分別刷新了單人和乘組在軌駐留最長紀錄。
在軌期間,神舟十八號乘組還開展了數十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進行兩次航天員出艙活動和支持開展數次貨物出艙。乘組3人不約而同地用“絲滑”來評價這次任務表現。
“我們天地一心,乘組一心,‘絲滑’愉快地完成了爲期半年多的太空出差任務,也共同創造了一段精彩而難忘的飛天曆程。”葉光富說。
記者瞭解到,神舟十八號乘組返回後相繼完成隔離恢復、療養恢復階段各項工作,已全面轉入恢復觀察階段。目前,在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科研保障團隊的守護和照料下,神舟十八號乘組身心狀態良好,各項醫學檢查結果正常,肌肉力量、耐力和運動心肺功能基本恢復到飛行前水平。
在完成恢復期各項工作、進行恢復健康評估總結後,3名航天員將轉入正常訓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