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億,頂尖院士夫婦即將拿下一個IPO

又一個院士IPO要來了。

繼2023年8月首次遞表失效後,近日“樹蘭醫療”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

此前,施一公院士創辦的諾誠健華、潘建偉院士創辦的國盾量子已登陸科創板;陸道培院士創立的陸道培醫療集團,也在向港交所發起衝擊。

作爲民辦醫療,樹蘭醫療的最強光環來自於兩位創始人鄭樹森院士和李蘭娟院士夫婦。鄭樹森是肝膽外科和肝移植方面的專家,而李蘭娟則爲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兩人皆是各自領域皆的頂尖人才。“樹蘭”正是由二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個字而來。

在頂級醫療專家的帶領下,截至2023年3月底,樹蘭醫療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夠同時開展肝、腎、心、肺四大器官移植的社會辦醫療機構。

此外,樹蘭醫療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明星獨角獸。GIC Private Limited、毅達資本、啓明創投、紅杉中國、國壽股權等投資者紛紛入股。在5輪融資中,樹蘭醫療累計拿到近9億元,估值也來到80億元。按此估值計,樹蘭醫療上市後,李蘭娟家族的身家或達40億元。

頂級院士夫婦創業,杭州將拿下一個IPO

2013年,樹蘭醫療成立於杭州,李蘭娟出任董事長。官網對李蘭娟的介紹爲“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從事傳染病臨牀、科研和教學工作40餘年,是我國著名的傳染病學家。現爲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國家感染性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在新冠疫情期間,李蘭娟作爲院士也在抗疫中作出了巨大貢獻。不過,李蘭娟已於2020年宣佈退休。

而在樹蘭醫療擔任非執行董事6年的鄭樹森,也已於2023年7月辭去董事一職。鄭樹森則在肝移植領域更爲著名。樹蘭醫療招股書稱,“學術委員會的成員鄭樹森博士建立了「肝癌肝移植的杭州標準」並有效擴大肝移植受者的資格標準,在其領導下,我們率先在肝移植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進展。”

在二位頂級院士的加持下,樹蘭(杭州)醫院肝膽胰外科是全國相關專科中少數配備人工肝臟支持系統的科室之一,其中的人工肝臟支持系統由李蘭娟獨立發明,用於治療急性肝衰竭。

“院士辦醫”往往是家族接力的模式。二老相繼退休後,董事長由二人的長子鄭傑接棒。鄭傑的弟弟鄭俊同爲公司控股股東。儘管兩位院士已經退休,但在專業領域的影響力依然對樹蘭醫療的發展起着重要作用。

雖然身處醫學世家,但鄭傑並沒有繼承李蘭娟和鄭樹森的衣鉢,而是踏上了從商的道路。據悉,鄭傑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並在清華大學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公開資料顯示,鄭傑有多年TMT、數字醫療、社會資本辦醫等創業及投資經驗,事業側重在醫療的數字化和投資。這樣的履歷背景也賦予了樹蘭醫療前行的方向和傳統醫療有着重要的區別。

長久以來,個人無法獲得完整的醫療健康數據,散在“孤島”中的數據無法有效地服務於個人的健康管理,醫療健康數據的碎片化也成爲全球問題。

爲此,鄭傑受美國“藍鈕計劃”的啓發,即抵制數據的碎片化,促進數據的共享,推動個人獲得完整的生命數據,於2013年發起了一個推動醫療、健康產業信息開放共享的民間非盈利性組織,名稱叫OMAHA,初衷就是爲了解決醫療健康領域數據共享這一共性難題,滿足業界對數據結構化、標準化的迫切需求。

此外,在不斷地發展壯大中,樹蘭醫療也將投資作爲一個抓手。

資料顯示,樹蘭俊傑資本於2015年成立,由樹蘭醫療早期投資人和創始團隊共同發起組建,在全球範圍內以臨牀資源服務於醫學科技產業轉化。目前,該投資機構由鄭傑全資控股。

據瞭解,該基金聚焦精準診斷、創新療法、科研服務三大臨牀應用場景,專注於醫學技術與生命科學領域高增長潛力的早期項目投資,已投資包括南慄科技、安諦康生物、芝蘭健康等在內的35家初創企業。

而在2016年4月,樹蘭醫療還與工銀瑞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行營業部,通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多種形式展開合作,共同出資組建規模爲50億元的醫療產業基金。

樹蘭醫療顯然在走一條不循規蹈矩的道路。在鄭傑的帶領下,樹蘭醫療正朝着“科技與醫療”的方向前行,並通過投資手段不斷拓展行業生態。

估值達到80億元,已有投資人將6億落袋爲安

在兩位院士的加持下,樹蘭醫療的融資之路走得也順利。

2014年12月,樹蘭醫療監事會主席陸震拿出0.25億元支持公司發展。一年半後,該公司又獲得個人投資者葛飛宇的0.25億元投資。

2016年,這家公司完成1.5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天津新遠景、胤元投資。差不多時間,樹蘭醫療完成2.15億元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遠創投資、毅達資本、啓明創投、瑞健資本等。

“樹蘭醫療的創始人是一對院士夫妻,雖然高齡但仍然奮戰在醫療前線。”談及投資初衷,毅達資本董事長應文祿曾表示,民營辦醫是一個上升的市場,而樹蘭醫療聚合了國內最高端的醫療資源,口碑效應非常明顯。

在早前的採訪中,啓明創投主管合夥人胡旭波認爲樹蘭醫療正在建立新的模式,是真正能夠代表中國最主流的醫生團隊。而在啓明創投主管合夥人樑頴宇看來,樹蘭醫療不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去嘗試如何建醫院,而且通過引進新的科技,也是一個很不錯的科學辦醫概念。

到了2020年8月,國壽股權、人保資本、紅杉中國、GIC Private Limited、遠海明晟、普華資本、德同資本、啓明融信、等投資者進場,樹蘭醫療也順利拿到2.8億元,而這也是啓明創投第二次投資該公司。

7個月後,這家公司完成2億元D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金鎰資本,以及上市公司瑞港建設創始人崔琦。此時,樹蘭醫療共完成5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達到近9億元,估值達到80億元,成爲一家明星獨角獸。

不過2020年前後,樹蘭醫療已完成一波股東的減持、退出。其中最大一筆來自天津新遠景,2020年4月,天津新遠景退出樹蘭醫療股東行列,其將所持全部股份以37.66元/註冊資本的價格分別轉讓予Cliff Investment、啓明融信、德心投資,套現6.03億元。

同年8月,寧波海俊轉讓部分股權予國壽大健康基金、紅杉瀚辰、程華民,合計套現2.16億元。同月,聚網投資、毓雅投資、健康醫療投資分別以同樣的價格減持套現1.73億元、8334.64萬元、3368.331萬元。

目前,樹蘭投資持股46.91%,樹蘭投資由鄭傑和鄭俊分別持有60%和40%股份。此外,新加坡GIC通過Cliff Investment持股13.93%;中國人壽通過國壽大健康基金持股4.75%;毅達基金通過江蘇毅達、人才基金分別持股2.87%、0.53%;啓明融信持股2.21%;紅杉瀚辰持股2.19%。

靠杭州醫院撐起一片天,一年入賬近18億元

目前,樹蘭醫療是一家集健康醫療服務、醫學科研、醫學教育爲一體的科技型社會辦醫療集團,其業務可分爲三個部分:健康醫療服務、醫院管理服務、平臺服務。截至2023年12月31日,樹蘭醫療已擁有及運營三家社會辦綜合醫療機構,並已向中國17家合作醫院提供醫院管理服務。

2020年至2023年,樹蘭醫療的營收分別爲人民幣16.18億元、15.48億元和17.78億元和18.84萬元。

其中,企業的大部分收入來自開業最久的樹蘭(杭州)醫院。2020至2023年,樹蘭(杭州)醫院分別實現收入爲11.97億元、10.57億元、10.61億元、11.26億元。

新冠疫情三年中,核酸檢測服務收入也提高了樹蘭醫療的收入。

2021年至2023年,樹蘭醫療檢驗服務產生的收入分別爲人民幣2.41億元、2.38億元及2.03億元。其中,自營醫院就核酸檢測收取的服務費分別約爲人民幣1010萬元、920萬元和70萬元。

利潤方面,2020年樹蘭醫療的淨利潤尚有6411.2萬元,但隨後三年,錄得年內虧損爲人民幣-8228.9萬元、-1.11億元和-1725.2萬元。

樹蘭醫療稱,虧損原因主要是由於醫院網絡擴張以成立和建設安吉、衢州兩地分院。由於醫院行業屬於重資產,樹蘭醫療稱,兩者均處於爬坡期,前期成本龐大但收益有限。

根據招股書,樹蘭(安吉)醫院於2021年5月開始運營,投資回報期需要15至17年。樹蘭(衢州)醫院一期建設工程已於2022年開始營運,預期投資回報期需要7至10年。

雖然樹蘭醫療年內虧損由2022年的-1.11億元減少至2023年的-1725.2萬元,但這也主要歸因於政府補助。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樹蘭醫院分別確認政府補助1011.8萬元、1043.5萬元和9362.0萬元。

招股書稱,由於可能無法成功確定或執行擴張計劃,日後的增長及財務表現可能仍然取決於發展樹蘭(杭州)醫院的能力。但數據顯示,受新冠影響,2023年,樹蘭(杭州)醫院的營業收入仍未恢復到2020年同期水平。因此目測未來一段時期內,樹蘭醫療盈利仍需承壓。

用樹蘭醫療的話來說,公司的成長可描述爲“幹細胞分裂模式”,即:前五年先只打造一家三甲綜合醫院,再以此爲基礎孵化出第二家和第三家,用大數據、標準化的方式深耕省內服務,統籌協調多家直屬醫院的管理、人才體系,形成學科跨院區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