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列車衝撞事故:經濟困局埋下失修禍因?

5月10日布宜諾斯艾利斯火車衝撞事故。 圖/歐新社

阿根廷當地時間2024年5月10日上午10點31分,一列由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北上開往皮勒(Pilar)的客運列車,途經巴勒摩(Palermo)地區時,直接衝撞一列停留在路線上的維修工程材料車(篷車),造成車廂脫軌以及漏油起火燃燒,並導致90多人輕重傷。由於事故發生地點位在重要市鎮鬧區的一處陸橋之上,現場一度造成民衆驚嚇奔逃,所幸出軌車廂並未超出陸橋淨空範圍而掉落。

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緊急救難醫療系統(SAME)負責人克雷桑蒂(Alberto Crescenti)表示,救援人員與救難犬全數出動救助旅客脫困,並出動60輛次救護車,現場有90人以上接受治療,計有55名傷者送醫,包含火車司機員和列車長與服務人員。傷勢最嚴重者爲2名頭部外傷患者,1位是火車司機員,另1名爲女性乘客,有開放性骨折。上午11時15分,警、消、救難隊員全部搜索完畢並撤離,本起事故未造成任何人員死亡或失蹤,是不幸中之大幸。

本次事故列車隸屬於阿根廷國鐵公司(Trenes Argentinos),發生地點在繁忙的聖馬丁線(Línea San Martín)4.9公里處,事故發生後聖馬丁線全線列車一度停止營運,在救災行動結束後,巴勒摩以北部份路段恢復小規模營運,但因編組運送受事故影響,目前聖馬丁線全線運能不足且嚴重誤點。

阿根廷國鐵目前正進行車輛殘骸的清理以及橋樑與路線的結構勘查,截至5月13日已完成事故編組的吊掛移除並繼續進行軌道的修復與校正,後續等待相關調蒐證之後纔有可能全線恢復營運,目前阿根廷國鐵營運中斷至少到5月20日,並開放全面退票。

至於工程車爲何會停放於路線上,而客運列車又是如何衝撞滯留車輛,阿根廷國鐵表示由於當下資訊不足無法判斷,一切需等待調查單位的調查。

阿根廷國鐵目前正進行車輛殘骸的清理以及橋樑與路線的結構勘查。 圖/路透社

▌事故究責之爭

但觀察這次事故的態樣,可以初步推測的是,相關的行車保安裝置設備並未發揮作用,使得客運列車進入了有車輛佔用的區間違反了安全閉塞原則,且機車上的ATP或ATS系統也並未啓動自動制軔或減速的措施,甚至車站與列車、列車與列車之間的區域無線電通訊系統可能也沒有正常運作,纔會導致這起意外。

根據當地媒體的直播與空拍機畫面顯示,兩列火車是在巴勒摩高架橋上發生衝撞,客運列車的第一節車廂明顯脫軌碰撞受損,但第二節以後的車廂受損則明顯輕微許多,顯示客運列車並非以最高速行經該地,這是因爲巴勒摩高架橋附近路線屬於曲線(彎道),因此讓列車減速而避免了高速衝撞的後果。但如果號誌設備與軌道電路等故障的話,曲線地形也會使得司機員因爲視距不足無法以肉眼充分瞭望到前方狀況,故而制軔不及撞上滯留的工程車。

國鐵火車駕駛工會(La Fraternidad)會長馬圖拉諾(Omar Maturano)則向媒體提供一個更爲具體的說法,他直指這起事故發生的原因來自於「號誌電纜線遭竊」,使得行車保安連鎖系統失去功能。馬圖拉諾在接受當地公共廣播電臺《Radio con Vos》採訪時表示,因爲訊號纜線與電纜線遭竊,導致號誌系統無法正常運作,火車司機員已經在沒有號誌系統運作的狀態下工作了10多天,工會向國鐵公司通報待修也遲遲未收到迴應。

「公司的答覆永遠是待料中,因爲預算不足」

馬圖拉諾並聲稱,國鐵公司一直缺乏積極融資更新設備是爲了「準備允許一傢俬人企業以較低的價格買下(該路線經營權)」。

由於事故發生地點位在重要市鎮鬧區的一處陸橋之上,現場一度造成民衆驚嚇奔逃,所幸出軌車廂並未超出陸橋淨空範圍而掉落。 圖/路透社

纜線遭竊的問題得到阿根廷權威媒體《La Nacion》證實,並拍下現場疑似電纜線遭切斷的照片。根據當地媒體報導,黑市的銅價可達每公斤7美元——當阿根廷正在遭遇2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時,盜竊高壓電纜、剝出銅線出售,成爲一種「流行的搞錢手段」。而警方報告也不時指出電纜竊賊在盜竊過程中觸電身亡或重傷的案件,並造成鐵路運輸系統的破壞與多種社會問題。

對於馬圖拉諾的指控,阿根廷交通部長莫格塔(Franco Mogetta)則表示,號誌系統維修延宕是因爲現在的國鐵公司是一個「完全不可靠的系統」,「我們(指現任政府)接收的是一家負債1億美元的公司,浮動債務使這家公司幾乎無法生存。我們與基礎設施、燃料、電力等其他供應商都有着嚴重債務問題要處理」,除了批評前兩任政府的不負責任,並直批「馬圖拉諾在此之前從沒有譴責過鐵路電纜線被盜的行爲,才真是令人震驚呀!」

而阿根廷總統米雷伊(Javier Milei)也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指責左派的前任政府忽視公共基礎設施,並造成了鉅額預算赤字。

對誰究責的問題總是容易在第一時間進入人們的思考,然後隨即被政治人物的口水與意識形態爭論所淹沒,然而關於事故成因的理解與調查,此刻才正要開始。

除了警、消的勘災調查之外,目前針對這起事故還有由運輸安全委員會(JST)進駐的專業事故調查,以及由聯邦法院法官厄科里尼(Julián Ercolini)和檢察官瑞佛羅(Carlos Rívolo)負責的司法調查。此外還有一名由阿根廷政府指派的「特別調查委員」,任務是「針對行政行爲的觀察與監督」,目前所有單位的調查都仍在進行中,等待調查結果產生。

目前已知的行動是司法調查部門將7人列爲重大嫌疑人,分別是4名火車司機員和3名號誌部門人員,事故發生時正在值班與現場的所有列車司機、操作員、號誌工、控制人員都一一被掌握,他們的手機被沒入檢查相關的通訊紀錄,並當場抽血檢驗酒精濃度和毒品反應(經檢測後皆爲陰性反應),待證詞筆錄完成還將進行比對偵訊。

布宜諾斯艾利斯火車相撞事故現場有90人以上接受治療,計有55名傷者送醫。 圖/路透社

▌政經局勢劇烈動盪

事實上,在這起事故發生的前一天(5月9日),阿根廷最大的工會——阿根廷勞工總聯合會(CGT)纔剛剛組織了一場24小時的聯合大罷工行動,這也是現任總統米雷伊自去年12月上任以來不計其數的示威抗議活動之一。

▌延伸閱讀:〈砍福利、砍勞權、砍大學經費:阿根廷「米雷伊經濟」超過10萬人抗議〉

由於在經濟政策上採取極右立場的米雷伊對於該國的財政狀況頻下猛藥,急遽緊縮的貨幣政策讓阿根廷披索貶值達54%,通膨率一度來到可怕的288%(2024年3月)成爲世界第一高的國家,甚至超過了飽受危機蹂躪的黎巴嫩。

除了政府員額與總預算外、一般勞工的薪資保障與休假、公立大學補貼以及其他教育事業的補助等,通通都在米雷伊「休克療法」下被砍個精光,在米雷伊眼中,凡是任何「花錢」的事情似乎都是應該被刪除而節省下來的項目,於是燃料、能源的購買預算和交通補貼通通被刪除了、政府公共工程合約和政策宣導預算被凍結了,同時在快速通膨的結構下,市場上的能源、燃料、私立教育和醫療服務等價格又持續飆升,造成這些相關商品服務的取得困難。

除了減少「花錢」之外,米雷伊對於「賺錢」也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總的來說,米雷伊的策略是積極吸引外資進入,爲了營造足以引進大量外資企業進駐的環境,米雷伊政府的政策包括國營企業的私有化(當然也包括國營鐵路公司)、取消關稅限制,推動取消強制會費而足以讓工會破產的法令、甚至還計劃把阿根廷國家銀行和最大的石油公司私有化,但是在國會的阻擋下部份計劃並沒有實現。

然而米雷伊是鐵了心讓資本完全自由進出並讓籌碼大聲說話,在房屋租金與公共運輸票價上限的相關法令限制被取消之後,高昂的居住與移動費用又轉嫁到民衆身上,成爲習慣了裴隆主義社會福利制度已久的阿根廷民衆每日艱困生活的又一項打擊。

在政經情勢如此嚴峻的此時此刻所發生的巴勒摩火車事故,則讓阿根廷社會頗有一種歷史重演而似曾相識的強烈感覺。

▌下篇接續:〈在私營和國有之間擺盪:阿根廷鐵路緊扣國家命運的悲劇輪迴〉

在政經情勢如此嚴峻的此時此刻所發生的巴勒摩火車事故,則讓阿根廷社會頗有一種歷史重演而似曾相識的強烈感覺。 圖/路透社

責任編輯/賴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