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肝達人站/孟子曰:予豈好「便」哉?其義到底為何?
孟子的話:「予豈好『便』哉?予不得已也!」108課綱之前的國人,大都耳熟能詳。
這是古代先聖先賢的話,用現代醫學詮釋也另有極大的意義。
據說,孟子得了腸躁症,吃完東西就想便便,因此,纔會有「吾豈好『便』哉!吾不得已也!」之嘆!
正常人每天排一次大號,通常是規則的,大便是成形的,而且不管是白種人或黃種人,或黑人大便都是會是黃色的。
有些人一吃完東西就想上大號,這是胃與大腸的神經反射異常所致,做胃鏡大腸鏡通常都是正常的。
此外,吃壞東西也會拉肚子,這是一般人都有的經驗,但通常一、兩天或幾天就會自己好,或大便習慣改變,持續二、三星期都沒改善,就要小心了。
最可怕的是大腸長了東西,例如大腸癌,表面糜爛了,就會刺激大腸的神經,引起便便次數增加或不規則,甚至引起便血。此外,如果腫瘤太大了,大便不容易通過就會引起便秘。
總而言之,大便習慣的改變是一個健康警訊,最怕的是長了大腸癌,而臺灣是近十多年來大腸癌發生率增加最多的國家。
大腸癌的原因不明,可能與近幾十年來國人肉食習慣增加有關係。飲食內容改變,當然也會讓大便習慣改變,或者年紀大了大腸神經遲鈍,便秘也是常有的事。此外,巴金森氏症的病友也會因神經控制紊亂了或肛門括約肌失調了,也會常有便秘的現象。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長了大腸癌,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做大便潛血反應,但檢查正常也不表示大腸沒長東西,也可以抽血驗大腸癌指數(C E A)但正常也不代表沒有大腸癌,升高也不一定是大腸癌,最正確的檢查就是大腸鏡檢查。目前可以在麻醉之下,無痛做完大腸鏡檢查,一覺醒來大腸鏡、胃鏡都已做完是最正確的方法。
如果大腸鏡檢查,發現有瘜肉,那至少每兩、三年就要做一次大腸鏡檢查,因爲瘜肉放久了很容易惡化爲大腸癌。
「予豈好『便』哉」,在熟讀古文之際,思考他們在醫學上的意義,也是對健康的一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