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PC銷量不及預期?黃仁勳遭犀利提問,聯想高管也做了迴應

“英偉達發佈了AI PC相關產品,但這類產品2024年的銷量並未如預期般大幅增長,英偉達是應該積極推動普及還是考慮終止相關項目?是什麼因素阻礙了AI PC的廣泛採用?”

在CES(全球消費電子展)發佈“炸場”演講一天後,英偉達CEO黃仁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AI PC。

黃仁勳回答,這是因爲人工智能起源於雲端,且主要是爲雲端設計的。“儘管如此,我們依然認爲存在設計師、軟件工程師、創意人員以及熱愛在個人電腦上開發人工智能的愛好者羣體。”

他還給出瞭解決方案:英偉達計劃將爲雲服務開發的人工智能技術,通過確保與PC的兼容性,利用WSL2(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2)的支持功能,將雲端環境帶到個人電腦上。他說:“所有的PC原始設備製造商也都對此充滿了期待。”

作爲佔據全球PC市場最大份額並且力推AI PC的企業,聯想如何看待PC市場的增長問題?

在CES上,當被記者問起黃仁勳對於AI PC不及預期的觀點時,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總裁Luca Rossi進行了隔空迴應。他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表示,數據顯示2024年PC市場的確相對平穩,與前一年相比基本持平。“從這一點來看,你可以認同黃仁勳的說法,即去年的市場確實沒有增長。”但是,他對此並不太擔憂,因爲2024年相關的技術已經準備就緒,預計2025年和2026年的PC市場將會實現增長。

他給出的理由包括:Windows 11或Windows 10的生命週期將在2025年10月結束,這必然會帶來大量的設備更換需求;同時疫情帶來的移動辦公、學習等需求的設備,在今年也正好迎來更換的週期。此外,當用戶更換電腦時,出於對未來的考慮,AI PC也有催化作用 。

“因此,我認爲AI PC並不是‘是否會發展’的問題,而只是‘何時全面普及’的問題。”Luca對記者說。他預計,AI PC的普及率將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達到40%-50%,甚至高達80%。未來每一臺PC都會成爲AI PC。

廠商們如何實現AI PC的這一目標?顯然不是通過價格戰,而是需要更多的創新。但目前,說服用戶更換AI PC的挑戰還有不少,例如價格因素,AI技術的成熟度以及還不夠豐富的AI生態等等。截止目前,基於AI PC殺手級應用尚未出現。甚至有人提出質疑:AI PC到底是不是僞需求?

Luca笑了笑,否認了“僞需求”的說法。因爲AI PC和AI手機能賦予人類“超級能力”,比如你按下按鈕,機器能在2秒內完成之前可能需要花費半小時到2小時完成的事,如PPT。“我無法想象這是一種‘僞需求’。”他說。Luca還判斷,未來AI PC的殺手級應用最可能在生產力方面出現,但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遊戲也是一個AI會深度滲透的領域,並帶來許多新的使用模式。

至於黃仁勳提到的“雲端與本地”的問題,他認爲AI PC的未來不是單一的雲端或邊緣處理,而是混合雲。例如,在邊緣設備上處理低延遲需求,或者涉及高度私密的內容時,用戶可能不會願意將這些內容上傳至任何雲端,而是更希望在本地完成。但如果需要處理大量圖片,這些圖片沒有隱私問題但需要強大的算力支持,那麼雲端顯然是更合適的選擇。

他還補充了一些更具未來感的場景:NPU的可用性還使得大規模行動模型(Large Action Models)成爲可能,這超越了現在的大型語言模型,不再僅僅是與機器對話,而是系統能夠與各種應用程序通信併爲用戶實現目標。

“在中國如果你想叫一輛車,你可能會用滴滴,但在未來,你只需對你的手機或PC說‘我要去那裡’,機器就會直接與應用程序交互。未來,我們正在從一個基於應用程序的世界,邁向一個基於你的想法的世界,機器能夠理解你並能爲你採取行動。”Luca暢想。

他還預計,隨着時間的推移,PC領域將會出現一些全新的設備形態。這些形態可能不會完全取代傳統PC設備,但可能會成爲重要的新形式。比如,現在的移動PC有一個主要限制就是需要鍵盤。而如果鍵盤消失,這種設備的形態就可以完全改變。

另一個讓他非常感興趣的,則是AI眼鏡的潛力。目前這一智能硬件正站上風口,但還存在很多技術障礙,比如電池續航、散熱性能等。“但隨着技術的發展,我相信眼鏡在5到10年內會變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