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催生證交所 方案已上報中央

澳門研究設立證券交易所進展

澳門證券交易所傳最新進展廣東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曉軍13日表示,澳門證交所方案已呈報給大陸中央,希望將澳門證交所打造成爲人民幣離岸市場的「那斯達克」,意味着未來大灣區內將會出現三家證券交易所—港交所、深交所及澳門證交所,有望讓更多企業上市

大陸國務院在今年2月公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在澳門研究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澳門金融管理局近期也對此展開可行性的研究計劃,希望能夠在當地設立證券交易所。

新浪財經報導,何曉軍出席「第八屆嶺南論壇活動時表示,廣東省有600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數量只佔大陸國家級新興企業的1.8%左右,反映深交所和上交所不能完全滿足計劃上市企業。因此,廣東與澳門制訂了證券交易所方案,希望成爲人民幣離岸的「那斯達克」,該方案已呈報給大陸中央政府,未來有望讓更多企業上市。

此外,他還表示,廣州期貨交易所已經在部門徵求意見,估計今年年底之前可能會批准,該交易所將與碳排放相關。

對此,澳門金管局表示,已委託國際顧問公司對此開展可行性研究。僅稱目前相關研究工作有序進行,未透露更多資訊。考慮到澳門鄰近已有多個成熟的金融中心,澳門須找到具備自身優勢立足點

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分析,澳門證交所的成立對香港影響有限,因爲建立交易所的地位需要很長時間。未來澳門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會令澳門經濟多元化,讓澳門更容易融入整個大灣區發展。

中泰國際亦分析指出,澳門證交所對港交所、深交所不會形成競爭壓力。因爲澳門缺乏金融基礎,與香港和大陸相比差距相對較大。澳門證交所的定位與港交所的定位應該會不同。

中泰國際指出,澳門證交所未來發展股票市場可能定位更多偏向歐洲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企業來澳門上市融資。如果是大陸企業上市融資,首選應該還是會以香港爲主,因爲香港金融市場深度廣度都比澳門大,金融業基礎發展很成熟,股票市場最主要的能力是融資能力,香港擁有更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