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生願景“繪”成幸福實景——2024年吉林市民生工作綜述

一座高質量發展的城市,須有鮮明的民生底色。

2024年,市委、市政府堅持以民評民說爲標準、以民心民力爲依靠、以民意民聲爲依據、以民願民盼爲方向、以民惠民富爲目標,堅定不移用民生“升級版”換取百姓“獲得感”,用民生“溫度”標註幸福“刻度”,在增進民生福祉的畫卷上增筆添墨。

社會民生,讓民聲變“民升”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2024年年初,市委社會工作部成立,由市委書記擔任全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領導協調機制組長,提格統籌;以“黨建引領、聚力強基”爲工作主線,將社會工作上升到政治高度。

這一年,我市將“六個意識”貫穿城市建設全過程,深入實施道路暢通、舊城改造等城市更新十大工程,松花江百里生態綠廊、紅旗大橋等工程開復工,松江中西路照明提升、抗聯紀念廣場等工程竣工投用,終結平山街十年不暢尷尬,結束沈吉鐵路百年穿城歷史,城市煥新帶動人口連續兩年實現淨增長。

這一年,社會和諧穩定,黨心與民心交融與共。我市把人民滿意當作最高標準,堅持以黨風帶政風化民風,常態化開展民生問題“大調研大起底”,深化12345政務平臺建設,起底和受理民生問題反饋評價滿意率達99%以上,信訪事項及時受理率、按期辦結率均達100%,爲民排憂解難成爲踐行黨的羣衆路線、涵養新風正氣的生動實踐。

一年來,我市日益完善可持續、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穩步推進7個方面50項民生實事。疏通堵點,打好環境治理“陣地戰”;突破難點,打好綠化美化“升級戰”;整治痛點,打好教育醫療“持久戰”;找準盲點,打好市容市貌整治“運動戰”;把握特點,打好社區物業服務“突破戰”;攻克重點,打好睏難羣衆居所“保衛戰”。城市發展始終堅守民生情懷,讓發展實績更有溫度。

創業就業,讓民憂變“民優”

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穩則民心安。

我市把穩就業作爲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強化基礎建設,深入推進“大就業”格局構建行動;供需雙向發力,深入推進“大服務”品牌創建行動;聚焦重點羣體,深入推進“大兜底”援助幫扶行動;突出載體驅動,深入推進“大創業”支持促進行動;注重能力提升,深入推進“大培訓”技能提升行動;整合宣傳資源,深入實施“大宣傳”輿論引導行動。

這一年,建設市、縣(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四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1902個、“家門口”就業創業服務站430個、農村半小時服務圈1384個,公共就業服務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這一年,深入開展“96885 吉人在線”服務平臺推廣攻堅行動。線上,建設吉林市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網和移動端就業平臺、就業創業直播平臺,打造“雲招聘”品牌;線下,在每月20日就業大集的基礎上,增加招聘會場次,實現線上線下服務一體化。

這一年,培育長白山菌類園藝工、吉林市鍋包肉名廚等44個全國和地方勞務品牌,帶動就業近6萬人;建成11個零工市場和247個零工驛站,提供崗位萬餘個;開通就業援助綠色通道和線上援助渠道,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建設就業幫扶車間133個,守住建檔立卡脫貧勞動力無一人返貧的底線。

這一年,建立創業項目、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創業指導、創業貸款“五位一體”創業服務體系;累計建設百餘個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基地;培育“創辦你的企業”(SYB)和網絡創業培訓師資,增加馬蘭花創業培訓力量;與十餘家銀行建立合作關係,爲創業者和創業企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14億元。

“就業服務六大行動”讓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社區服務,讓民意變“民逸”

社區是城市的最小“細胞”,社區服務牽動萬千羣衆的“神經末梢”。

“真是想啥來啥,有長者食堂就不愁老人吃飯的事兒了。”市民李女士說,她父親獨居,吃飯總是對付,她是顧小的就顧不了老的。豐滿區豐滿街道山河社區長者食堂開辦後,老人的吃飯問題解決了,讓她省心和安心不少。

長者食堂如今已成爲我市社區的特色亮點。食堂統一編號、標識和牌匾,支持助餐服務機構對不同年齡段老年人實行差異化優惠價格服務,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吃上“幸福餐”。

2024年,我市大力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城市養老服務三級網絡設施覆蓋率達到70%;項目化推進社區長者食堂建設,形成設施配置齊全、功能佈局優化的多元老人助餐服務供給格局。

社區工作者的素質和能力是做好服務工作的重要因素。2024年,我市開展社區工作人員“頭雁”計劃,選派優秀社區黨組織副職人員,到指定社區鍛鍊學習,帶動社區幹部隊伍能力整體提升。我市還試點推進特色社區建設,圍繞文化引領、村社聯動等場景,打造試點社區,增強社區服務供給能力;打造端午節親子互動、百家宴品百家美食等社區品牌活動,舉辦全市首屆社區團體舞創意大賽,不斷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體育事業,讓民想變“民享”

“冬天能在江裡划龍舟的北方城市,也只有吉林市了吧。”這是中國·吉林市國際冬季龍舟邀請賽引發的驚歎。

“現場看國家級航空模型隊的表演,太過癮了。”這是中國·吉林全國航空模型邀請賽帶來的幸福感。

“六屆吉馬,我全參加了。”這是2024吉林市馬拉松賽匯聚的熱情。

這一年,我市深挖體育賽事潛力,水、陸、空都奉上知名度高、影響力大的賽事活動。首屆城市家庭鐵人三項賽、凱樂石東北100松花湖跑山賽、全國大學生賽艇錦標賽、暢遊松花江冬泳活動、吉林·松花江橫渡活動等一系列大型賽事,讓五湖四海的目光投向我市,也讓江城百姓過足眼癮。

樂享體育成果,不但要“看得見”,還要“摸得着”。

這一年,根據羣衆需求,我市定向更新配建健身路徑、配建乒乓球檯,另外還建設小型體育公園、社區智慧化健身房、多功能運動場、滑板公園,開展國球進社區項目;將體育健身場館和運動場開放時間延長,不斷擦亮體育健身名片。全年舉辦各類羣衆體育活動百項次,通過賽事活動,普及宣傳科學健身知識,激發羣衆健身熱情。

我市的體育事業不僅帶來“心想事成”的滿足感,還給市民增添自豪感。在巴黎奧運會上,我市培養輸送的運動員摘得銀牌和銅牌,實現我市在夏季奧運會上獎牌零的突破。

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這一年裡,一項項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實事,不斷爲民生“加碼”、爲幸福“提速”,讓羣衆實實在在享受到改革發展的紅利。

吉林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董雪揚

來源:吉林市融媒體中心

編輯:史金紅

初審:劉振卓

複審:王乃卓

終審:肖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