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網紅變長紅,寫好新時代海洋文章——連江“世界漁都”城市IP出彩更出圈
連江開漁場面,千帆競發百舸爭流。丁天霖 攝
連江,山連海、海連江,海域面積3112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238公里,擁有500多種魚類,被譽爲“中國的連江,世界的漁都”,天然攜帶一種與生俱來的海洋使命。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高地。當前,福建按下海洋強省建設加速鍵,源源不斷注入的“藍色動力”,成爲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作爲全國海洋第一大縣,連江如何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在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奮勇爭先?
“連江作爲‘海上福州’戰略構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我們圍繞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重要承載、重要樞紐、重要窗口、重要平臺的目標,持續放大海的優勢效應,創新打造‘世界漁都’城市品牌IP,把‘網紅’變‘長紅’,全力寫好新時代海洋文章,助力‘海洋強省’‘海上福州’‘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連江縣委書記高雙成表示。
錨定“三品”
“單項冠軍”一騎絕塵
提起一座城,你最先想到什麼?這座城最讓你戀戀不捨的又是什麼?一道美食、一片山海還是一羣可愛的人?萬千城市,因地理位置、文化習俗不同,各有氣質和個性。“世界漁都”連江有何特性?
“說到連江就想到海味,吃到海味就想到連江”,這是越來越多遊客對連江的印象。實力源於連江有多個“單項冠軍”,這也是絕對優勢所在:擁有500多種海產品,鮑魚年產量5.9萬噸,全國每3粒鮑魚就有1粒來自連江;海帶年產量31萬噸,全國每3片海帶就有2片來自連江;魚丸年產量6.2萬噸,全國每4粒魚丸就有1粒來自連江;丁香魚年產量1000噸,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蝦皮年產量8000噸,產量全國第一……
近年來,連江錨定向品種要效益、向品質要效益、向品牌要效益“三品”,成就了獨屬於海洋大縣的生動氣韻。
——向品種要效益。持續培育高優品種,夯實水產產業基本盤,牢牢掌握主動權。通過政府搭臺,推動水科院黃海所、中國海洋大學等相關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深化合作,大力扶持官塢海產、源豐鮑業等育苗企業,研發培育出“福鮑1號”鮑魚、“黃官2號”海帶、“岱衢族”大黃魚、中間球海膽、無邊海帶等20多種高優品種,官塢海產公司獲評國家級海帶良種場,連江海帶入選國家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
——向品質要效益。推動傳統養殖向生態養殖方式轉變,打造生態“海上糧倉”,持續推進“百臺萬噸”深遠海生態養殖工程和黃岐半島國家級海洋牧場建設,累計投放11臺(套)深遠海養殖平臺,總養殖水體達17.75萬立方米,建成全國最大的深遠海養殖牧場,成功入選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範區。
——向品牌要效益。實施品牌強縣工程,深化“海連江”區域公
共品牌創建,開發全國首個食品安全溯源“一品一碼”數字標籤,致力於打造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營銷、全程可追溯的全產業鏈發展新格局。“海連江”品牌目前吸引30家企業入駐,鮑魚、魚丸、海帶、大黃魚等超300種產品納入品牌管理庫,培育出“連江鮑魚”“連江海帶”“定海灣丁香魚”“百勝縊蟶”等國家級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以及“江船長”等中國馳名商標。通過籌辦“世界漁都”美食大賽等活動,加快食譜採風研發,增強“海連江”品牌影響力,打造連江“世界漁都”城市IP。
內外兼修
“世界漁都”更有氣質
行走在“世界漁都”,總能發現新的喜悅:看到一個歷史厚重的連江,海洋文化、紅色文化、溫泉文化、僑臺文化、溫麻文化等“金名片”持續擦亮;看到一個三產深度融合的連江,緊盯構建現代化海洋經濟體系目標,做優一產、做強二產、做大三產,進一步增強海洋經濟話語權、影響力,“世界漁都”城市的打造更具深度厚度;看到一個開放包容的連江,憑藉獨特區位優勢,打造環馬祖澳國家級濱海旅遊度假區,在重要窗口彰顯福馬“同城生活圈”的活力與魅力,爲有福之州寫下生動註腳。
在福州(連江)遠洋漁業基地,這裡正從“大寫意”進入“工筆畫”階段,盡顯朝氣蓬勃的向海圖強畫卷。作爲全國第三個、全省唯一的國家級遠洋漁業基地,這裡將同步建設國際水產品交易基地,積極打造海工裝備、數智漁業、海洋生物科創高地。現在母港一期工程已經全面建成,投用後預計年吞吐量可達60萬噸。
在福州現代物流城,加快佈局建設水產品精深加工、預製菜等產業,打造東南區域物流集散中心、國家物流樞紐重要載體、對臺物流樞紐承載基地、海絲國際物流通道門戶。
在全國重要的臨港產業園區——可門園區,堅持“以園聚鏈、以鏈集羣”,大力發展臨港工業,集聚了高端精細化工、高端新能源新材料、光熱新材料、電力能源、現代港口物流五大產業集羣。創新“政府+民企”“政府+基金”“政府+金融”等模式,推動鏈主企業申遠公司持續強鏈補鏈延鏈,以溥泉項目爲撬動,從零布局高端新能源集羣,實現兩條千億級產業鏈跨鏈融合、耦合發展。
在環馬祖澳濱海旅遊度假區,以文旅經濟撬動,山風海韻撲面來,串珠成鏈一路通,能看海的崖壁咖啡走紅全國,首發經濟成爲驅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之一,吸引人氣、促進消費,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持續壯大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是連江“世界漁都”城市IP出彩出圈的秘訣之一。連江縣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地將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作爲縣域重點產業鏈進行培育,引導水產品加工企
業成立產業聯盟,同時強化要素傾斜保障,積極培育壯大宏東、日興、億達、鑫茂、源豐等一批海洋經濟全產業鏈企業,培育了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14家,市級龍頭企業16家,高新技術企業13家,專精特新企業4家。三年來,水產品加工企業從83家增加到108家,產值達到48.86億元,連江水產精深加工產業集羣被評爲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
久久爲功
海洋大縣成功“破圈”
縱觀各城市成功“破圈”案例,城市IP的打造並不是一勞永逸,而需久久爲功。連江決策者深知不能侷限於一城一池,要把眼光拓寬、視野放遠,攜手聯動各方資源,方能成功打造“世界漁都”城市IP,實現有效“破圈”。
連江與馬祖最近處僅4.8海里,是祖國大陸距離馬祖最近的地方,兩岸間淺淺的海峽也被稱爲馬祖澳。千百年來,馬祖澳兩岸民衆血緣相親、文化相近、經貿相通。
新一年,連江如何憑藉近臺鄰馬優勢,助力福馬“同城生活圈”建設?記者獲悉,連江將繼續拓展“以產促融”模式,加快福州馬祖產業合作園區落地建設,積極申報國家級開發區,並用好“臺資產業增信基金”等上級支持政策,積極引進遠洋水產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酒業釀造、醫美康養等臺資項目落地,持續提升連馬兩地產業黏合度。
同時,爲了進一步打響“世界漁都”城市IP,連江將動建國家級水產種業工程中心,主動對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所、中國海洋大學等科研院所、高校,引育新品種新技術,持續做強水產種業“連江芯”。全面提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產業項目落地建設,做大做強水產品精深加工、預製菜等產業,佈局海洋生物醫藥、海工裝備產業。推動“閩投”等系列深遠海生態養殖平臺建設,力爭2025年再下水3臺(套)以上“百臺萬噸”深遠海養殖平臺,建設更優品質“藍色糧倉”。推動馬船三期、國宇遊艇等項目儘快達產、滿產,加快構建閩江口現代化船舶修造基地。提速華潤、龍源海上風電建設進度,實現集中連片高效開發。完善“海連江”區域公共品牌體系、海洋碳匯體系和鮑魚價格指數建設。
連江還將深入實施園區標準化提檔升級行動,整合福州現代物流城、連江經濟開發區、可門臨港工業園區、國家遠洋漁業基地、貴安溫泉旅遊區、環馬祖澳濱海旅遊度假區等六大產業平臺資源,鼓勵申遠等重點企業深化產學研用融合,加快恆申全球研發中心及新材料一體化產業園、物流大腦、漁業大腦等項目建設,推動乾宇資源循環研究院、電化學實驗室及新能源新材料中試基地落地,加強科創資源鏈接、成果應用轉化,促進“智改、數轉、網聯”加速變革,“傳統、新興、未來”齊頭並進。
“近期,我們還在深化與中國石油大學徐春明院士團隊合作,探索建設可門綠色微電網和零碳園區,在完成新能源產業化的基礎上,探索實現產業新能源化,爲實現‘雙碳’戰略目標貢獻連江經驗、連江實踐。”高雙成說。
原標題:《把網紅變長紅,寫好新時代海洋文章——連江“世界漁都”城市IP出彩更出圈》
來源:連江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