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稅改方案擬整合五項稅種

本週二(4日),巴西國會稅制改革混合委員會的報告人,聯邦議員裡貝羅(Aguinaldo Ribeiro)向委員會提交了初步意見,建議整合五個針對消費徵收的稅種,設立“商品和服務稅(IBS)”。這五個被取代的稅種分別是:聯邦稅PIS(社會一體化稅)、Cofins(社會保險融資貢獻費)和IPI(工業產品稅);州稅ICMS(商品和服務流通稅),以及市稅ISS(服務稅)。在此基礎上,還有可能對社會造成危害的產品,如香菸和酒精飲料等,選擇性額外徵稅。IBS和附加稅的設立都將由補充法律來專門規定。

裡貝羅還建議新的IBS稅採用目的地原則,即在商品和服務最終消費的發生地進行課稅,而目前都是在企業的註冊地進行課稅。他介紹,這一調整的主要目的在於結束所謂的“稅收戰”,即各州紛紛降低ICMS稅率,以吸引更多企業在其境內投資設廠。

據悉,到本週五(7日)之前,稅制改革混合委員會收集各位委員對該報告的修改意見,5月11日,報告人裡貝羅會向委員會提交最終意見稿,並進行表決。

總體稅率高於20%

新的IBS總稅率將由聯邦、州、市三級政府所設定的稅率加和形成。在其報告中,裡貝羅引用了公民財政中心(CCiF)的測算,如將稅收維持在目前水平的話,IBS的總稅率應該在24.2%至26.3%之間。巴西應用經濟研究所(IPEA)則預測該稅率在26.9%左右。該稅種的收入將由聯邦、州和市代表組成的管理委員會進行分配。

裡貝里還建議保留一些特殊的稅收制度,如馬瑙斯自由貿易區稅收減免,針對小企業的簡化稅制(Simples Nacional)等,但兩者都將進行調整,以適應新的稅種。

過渡和稅收優惠

裡貝里建議,向新稅收體系的過渡將分兩步完成:首先是聯邦層面,歷時爲兩年;之後纔在全國各地鋪開,歷時四年。過渡期自頒佈補充法律設立IBS的年份開始計算。

在兩年的聯邦過渡期內,PIS和Cofins將被聯邦IBS稅率所取代。從第三年到第六年,ICMS和ISS的稅率逐年降低四分之一,直到歸零;同時,州、市政府將按比例提高其控制範圍內的IBS稅率。上述過渡結束以後,也就是設立IBS稅相關法律頒佈六年後,將一次性地廢除IPI稅。

他還提議,應在兩倍於過渡期的時長中,保持對農牧業、農業加工業、漁業和林業活動、衛生和教育服務,以及集體公共交通服務的稅收優惠。他還建議取消對食品的免稅政策,作爲補償,將針對低收入家庭設立一項退稅措施,退稅的金額將根據家庭的平均食品消費額來估算,爲此,聯邦政府會在較發達地區徵收額外的IBS稅來承擔這部分支出。

此外,IBS不會重複徵收,即納稅企業可以從其稅基中扣除以前在生產鏈中支付的全部金額。換句話說,公司採購原料的支出可以用於抵稅,而只需對附加值部分繳稅。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減少在獲取稅務抵扣額度方面的法律糾紛,目前每個稅種的抵扣均有不同的規則。

主要分歧

應該說,此次提出的建議稿令各州政府感到滿意,但與聯邦政府的初衷卻背道而馳。

聯邦政府認爲,本次稅制改革應只限於聯邦稅收,而且應按照專題切分成多個方案,分別由政府向國會提交審批。去年7月,政府提交了一個方案,建議整合PIS和Cofins兩個稅種,以便爲社保基金提供資金;同時,建立一個由聯邦政府徵收的增值稅,稱爲“商品和服務交易社會繳款(CBS)”。但自那以後,政府方面並沒有提交後續的稅改方案。

除創建CBS之外,經濟部還考慮降低企業所得稅(IRPJ),作爲補償,將對獲得利潤和股息的股東個人徵稅。經濟部還考慮面向所有行業減少針對工資徵收的稅費,並以金融交易臨時稅(CPMF)爲模型,設立一個新的稅種,但這一想法遭到了國會的抵制。而且,此次提交的建議稿中也未涉及任何所得稅的內容。

在ICMS和ISS的改革上,州和市政府也存在一定分歧。在最近與聯邦稅務局局長的一次會議上,巴西各州財稅局長全國委員會的代表主張聯邦政府應擴大稅改範圍,將各州徵收的ICMS稅和由各市徵收ISS稅都納入稅制改革。因此,報告人提出的建議十分符合各州政府的口味。

但是各州首府城市徵收ISS的金額要比小城市多出不少,因此它們堅決反對與ICMS進行整體改革。巴西州首府財政局協會(Abrasf)主張通過調整法律,在不修改憲法的情況下,分別簡化ISS和ICMS兩個稅種。這將涉及ISS和ICMS兩種稅的稅收規則統一,目前相關政策在各州和各市之間存在很大差異。爲此,還應建立一個統一納稅人稅務登記系統,以方便開具發票。

小編:André

原文來源:

https://g1.globo.com/politica/noticia/2021/05/04/reforma-tributaria-parecer-do-relator-unifica-cinco-tributos-e-cria-imposto-sobre-bens-e-servicos.ghtml

- END -

本文由《中巴商業資訊網》編譯,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內容爲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中巴商業資訊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巴商業資訊網》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中巴商業資訊網》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