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商圈的“法”展引擎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通訊員 徐志傑
位於浙江省寧波城市中心的天一·和義商圈以繁華的中山東路爲紐帶,連接天一廣場和和義大道,橫跨不同層級業態,構建起了商業形態總面積近35萬平米的航母級購物體驗場,不僅是寧波唯一一個蟬聯3年的“百億商圈”,也是寧波乃至浙東名副其實的城市名片。
但在這份繁華背後,商圈也有着不爲人知的煩惱。不斷攀升的交易總數讓消費糾紛的態勢日益緊張,商戶和消費者們都亟需更加高效、低成本的解紛服務。
近年來,海曙區法院聚焦服務商圈經濟發展,着眼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基礎性作用,充分發揮司法職能,打出共享法庭、司法建議、普法宣傳等一系列消費解紛“組合拳”,釋放羣衆消費潛力,爲商圈的健康發展撐起一片法治的藍天。
“十”刻必答,織就高效解紛網
“馬上就要舉行婚禮了,現在婚慶公司約好提供的場地和設備連個影都沒有,我請柬都發出去了,這可怎麼辦啊?”
近日,海曙區法院立案庭庭長孫怡芸通過共享法庭,接到了來自海曙區高橋市場監管所的“求援信息”。
原來,寧波某有限公司由於近幾年經營不善、連年虧損,開辦的宴會藝術中心承接的多份《婚宴服務合同》也受到了影響。婚禮籌備的不順利引發了新人們的不滿。
在多次協商無果之後,50餘名消費者趕到高橋市場監管所集體維權,強烈要求返還定金或全額退款。市監所在初步安撫消費者的情緒、聯繫涉事公司後,立即通過共享法庭向海曙區法院立案庭發來了連線申請。
“婚禮是人生中的大事,現在出了問題,他們心裡肯定是十分着急的。”孫怡芸深知消費者們內心的焦慮和對妥善解決此事的期盼。
連線調解過程中,孫怡芸針對消費者一方提出的訴求一一予以迴應,並對他們提出的疑問耐心地進行解釋,結合不同消費者的情況與涉事公司的經營現狀爲雙方尋得了最優的解決方案:對於已經在籌備中的婚禮,由該公司繼續承接,並減免一定的費用;對於還只是支付了定金的,退還全部定金款項。
最終,全部消費者當場與涉事公司簽訂調解協議,並通過共享法庭在線上進行了司法確認。市監所內緊張的氛圍終於舒緩開來,消費者們拿着剛到手的調解協議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這起羣體性服務合同糾紛之所以能夠在訴前實現一天內妥善化解,得益於海曙區法院構建的消費糾紛訴調對接機制。以天一商圈放心消費智治中心“共享法庭”爲軸心,月湖、古林等市場監管所“共享法庭”爲支點,輻射全區18個商業綜合體,打造消費解紛“十分鐘交通圈”,做到“十分鐘內必有迴應”,用最快的速度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促進消費糾紛就地調處、及時化解,避免矛盾升級、演化成訴,爲商圈經濟的發展提供及時高效的法律保障。
“治”於萌芽,未雨綢繆化干戈
“在收到法院的司法建議後,公司對此高度重視,一定會積極整改過往存在的問題,努力成爲一個稱職的市場經營管理者,引導商戶共同建設和維護守法誠信的市場環境。”經營着寧波某知名商場的商貿公司負責人鄭重承諾。
日前,某品牌方發現寧波一商場內有數家商戶在銷售假冒其品牌的商品,於是將商戶以及商場的經營者一同告上了法庭,要求他們共同承擔侵權責任。
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法官通過實地走訪調研發現該商場內的多家商鋪均存在售假行爲,且假冒的產品並不僅限於涉案品牌。
在成功調解本案之後,爲了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提振消費信心、激發商圈經濟活力,海曙區法院針對商戶售假問題,主動向涉案的商貿公司制發了一份司法建議推動規範經營。
該商貿公司在收到司法建議以後,及時向法院回函反饋,同時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整改措施,進一步完善了與商戶之間的租賃合同,將售假行爲也納入到承租商戶的違約情形之中,並建立不定期全面巡查的監督管理機制。在這之後,該商場的消費糾紛數量顯著下降,成效斐然。
海曙區法院在化解消費糾紛時一貫堅持“審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理念,常態化開展消費領域分析研判,定期梳理總結消費批量糾紛所映射出的問題,向行業主管部門、市場管理方、互聯網平臺等提出針對性監管建議,真正做到止糾紛於萌芽、消矛盾於無形。
“益”路生花,激活消費新動力
“大家在帶貨主播的直播間下單時,一定要注意保存好付款記錄、交易訂單等信息。像今天講的案例裡的小花,正是因爲做好了這些小事情,才能使自己的合法權益迅速得到保障。”
近日,海曙區法院聯合海曙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於消費者權益保護巡回法庭天一商圈站舉辦“消費維權全流程會客廳”活動,將一起改編後的消費維權案件搬進網絡直播間進行實景演繹。
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來自法院的“主播”鄭璐燕生動地解析了“直播帶的禍”該如何解決。
直播中,許多網民也發來了自己在消費時的疑慮和遇到的問題。比如線上有7天無理由退換貨,那線下門店有嗎?吃外賣鬧肚子,有什麼好的維權辦法嗎?要投訴或起訴對方,但不知道商家信息怎麼辦?說是有獎銷售,結果商家隨意變更規則怎麼辦?鄭璐燕爲大家一一做了解答。
此次直播普法以“齊心聚力、激發消費活力”爲主題,通過前期預熱,直播間共吸引了一萬三千餘名網友關注。
爲了優化消費環境、服務商圈經濟發展,海曙區法院在普法宣傳上下了深功夫。組建消費者權益保護宣講團,聚焦直播帶貨、社區團購、境外代購等新型購物生態,圍繞虛假宣傳、產品質量、三包服務等熱點問題,聯合市監、消協開展了“‘益’路有法”“‘權’心爲您”“普法趕集迎新春”等一系列主題普法活動,積極營造讓消費者敢於消費、樂於消費的良好氛圍,激活商圈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如何服務商圈經濟發展,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一大命題。法院將繼續精準對接羣衆所需,深耕消費糾紛治理,提振羣衆消費信心,讓司法服務應和基層社會治理同向發力、與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激活商圈經濟,點燃發展引擎。”海曙區法院院長陳海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