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洗腎患者恐「心衰竭」奪命  北榮研發「AI預判」準確度達9成

北榮內科部部主任唐德成。(圖/記者趙於婷攝)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臺灣每年洗腎人口已超過9萬人,有半數患者會因心血管疾病奪命,其中又以心臟衰竭最多,爲及早預判,臺北榮總今發表「人工智慧預測系統」,可在患者洗腎時收集相關數據,提早預判出心髒衰竭發生率準確度達9成;目前該系統在做臨牀試驗,預計2~3年後纔會真正導入臨牀。

北榮院長許惠恆指出,洗腎患者必須長時間反覆往返診所或醫院,透過洗腎維持腎臟功能,長期下來會造成心血管問題文獻證明,能越精準監測,不但洗腎的效果越好,更能避免併發症發生。

內科部部主任唐德成指出,過往血液透析(洗腎)治療所引發的併發症常見血壓下降,醫師多會以當下症狀儀器判斷介入治療,另外,洗腎時幹體重的設定不易,脫水速度太多或太快,容易造成血壓下降,引發休克甚至死亡。

由於多半洗腎併發的問題只能仰賴醫師臨牀經驗判斷,因此北榮和電腦軟體公司合作利用過去累積的洗腎數據中10組關鍵因子,在AI模組優化,完成預判系統。

唐德成說,人工智慧預測系統可即時接收病人高達200組的生理透析機數值,如動、靜脈壓力、血液流速等,再利用北榮大數據中心擷取病人病歷資料檢驗結果用藥資訊等多元資料,即時進行個人量身的人工智慧演算,及早預判可能發生心臟衰竭的風險,讓醫護人員預作處置。

唐德成解釋,「幹體重」是病人身上沒有發生過水腫或脫水,血壓也在正常範圍,但這些數字會因身體情況有所變化,如果脫水速度太快,會造成血壓下降,恐引發休克甚至死亡,所以需要不斷監測,因此如何抓出進出患者身體水分相當關鍵,透過AI預判系統,可即時給予最理想幹體重,將體重調整誤差由過去的300到500公克一口氣縮限到40公克內,降低80%誤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