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現場|“給我三天時間”

丁玉萍

一大早,西北油田十二區TH12275X井場,打樁聲敲打着戈壁的寂靜。今天是這口高產井突然躺倒後緊急搶救的日子,也是採油二廠研究所採油組組長蘇宏通提出“階梯式增壓解堵”方案的第一次現場試驗。

兩天前,正生產的TH12275X井突發異常,油管堵了。聯繫到最近一個時期出現油管堵塞的原因多是“井筒砂埋”,於是現場人員建議修井作業。

沒想到蘇宏通不緊不慢地說:“給我三天時間。”所長深知老蘇靠得住,同意讓他試試。

子夜時分,他們通過各項資料數據,比對歷史稠油處理情況,確定是稠油流動性差導致井筒“血栓”,絕非砂堵。

處理“血栓”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通過井筒增壓,把油給吹出來。最複雜的辦法也是井筒增壓,怎麼吹,壓力多大,要把握好。

次日,爲解決加壓可能損傷管柱的問題,蘇宏通帶領大家反覆驗算,定下對壓力精準把控、層層遞進的方案,被稱爲“階梯式增壓解堵”。

正午時分,作業開始了。蘇宏通全神貫注,指揮現場連續6小時逐級增壓。終於,井口傳來“轟隆”的悶響,憋壓已久的稠油開始緩慢流動。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