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企業“喘息”和重組時間

蘇報訊(駐崑山記者 朱新國 佔長孫)昨天,在蘇州中錦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江陰科利達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康生完成了賬務和資產盤點。當雙方負責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時,兩人都露出燦爛的笑容,意味着這場從瀕臨破產到資產盤活的“企業再生接力跑”正式畫上句號。

中錦能源所屬的中城聯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地產、礦業、文旅爲主業的綜合性企業,自2006年將總部遷至花橋國際商務城後,年產值一度突破百億元。然而,受近幾年房地產行業調整影響,其核心地產板塊陷入流動性危機,2023年被迫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

其間,崑山法院民二庭副庭長、企業重整服務中心主任歐平審查後發現,雖然該公司面臨嚴重的債務問題,但其名下位於花橋地鐵口核心地段的某商務廣場具有較大商業價值,具有挽救的可能,迅速啓動“診療式”挽救機制。

“如果按照正常的司法拍賣程序,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企業資產未必可以轉手,不僅損害企業方利益,也大大降低了其對債權人的償債能力。”歐平說,崑山市企業重整服務中心創新探索,給企業一個制度出口和相應的救濟渠道,讓整個社會更有創新創業的動力和活力。

和中醫注重辨證論治一樣,崑山市企業重整服務中心從優化營商環境出發,確定識別價值、協調債權人、引入戰略投資方“三部曲”,通過府院聯動機制,確認其具備重整潛力,並促成相關供應商高票通過破產和解方案,給予企業“喘息”和重組的時間。

恰巧,主攻汽車電子業務的江陰科利達電子有限公司正在崑山尋找靠近上海嘉定汽車城的研發場地。得知情況的歐平立馬聯繫相關招商部門,爲兩家企業“牽線搭橋”。

“一開始,考慮到破產重整企業的問題比較多,成功性不大,我們不願當‘接盤俠’。但得知法院在背後推動後,信心頓時增加了不少。”鄭康生說,之後,經過實地考察,發現企業有很深的發展根基,且財務規範,崑山和花橋相關部門也努力幫助解決各種其他後顧之憂,公司最終決定承接其100%股權,保存企業實體。

通過重整,科利達電子獲得了2.6萬平方米的優質場地,計劃投資建設柔性電路板(FPC)和汽車芯片生產線,預計新增就業崗位500個,年納稅額超5000萬元。這一合作不僅解決了中城集團的債務問題,也有力推動崑山汽車電子產業補鏈強鏈。

對中城聯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明興來說,這不僅成功出讓了集團不良資產,而且引進了優質合作伙伴。雙方已經在生物材料板塊達成全面合作意向,並計劃進一步探討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電池等方面合作的可能性,尋找更多共贏點。

在中城集團的公文紙上,印着“中正立人、誠信立業”一句話。“企業家不躺平、不逃債,配合法治化重整程序,就能找到出路。”陳明興說,“既管前,又管後,陪伴企業全生命週期,對我們來說,這就是最好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