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致敬雨果 掀150年來社會黑幕

電影開頭即以法國首度贏得世界冠軍熱鬧開場,其中寓意深遠。(美聯社

導演拉德利首次拍攝電影長片就入選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路透

法國電影《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入圍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十強、金球獎最佳外語片並勇奪坎城影展評審團獎,在全球各影展均有斬獲,而電影名稱和法國大文豪雨果著作《悲慘世界》同名,是導演拉德利(Ladj Ly)向雨果的致敬,更巧的是,拉德利的出生地,正是雨果埋首寫出《悲慘世界》的所在地

拉德利在巴黎人口中的「危險禁區蒙費梅伊區(Montfermeil)出生、成長,那裡類似巴黎的黑人區,不僅觀光客不會去,連巴黎當地人都聞之色變,拉德利選擇在這拍攝,也是想傳達自雨果寫下《悲慘世界》,到他掌鏡拍攝《悲慘世界》,人類文明往前走了150年,歧視、不平等、膚色階級事實,依舊存在這個世界上。

觀衆觀後好評不斷

電影《悲慘世界》取材自2005年10月的巴黎暴亂事件,是一部警惕當代社會的震撼之作,被美國名導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力贊是「黑暗時代的良心之作」,也創下法國發行商Le Pacte成立以來的最高票房,觀衆反應熱烈程度甚至二、三刷。

在臺試映座無虛席

不僅在國外,該片2月在臺北真善美舉行試片時,雖然遇上新冠肺炎襲臺,但影廳內200個位置仍座無虛席,不少影人戴着口罩也要來觀摩,看這部雖然不是鉅製,卻充滿巧思被譽爲法國電影年度最大驚喜的影展強片

電影劇情以一架空拍機意外拍到不可說的真相展開,重現小說魔咒般的殘酷寓言場面驚心動魄,事件環環相扣,不僅吸引前法國第一夫人卡拉布魯尼(Carla Bruni)到場觀影,連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都奉上祝賀,在法國上映創下100多萬觀影人次高達4億多臺幣的票房佳績

本片是導演拉德利的處女作,原先僅是入圍法國凱撒獎的一支短片,拉德利將其擴展爲電影格局,更以截然不同的兩場「街頭運動」作爲開場與結束,開場的「舉國歡騰」,法國首度贏得世界盃冠軍,人人不分彼此、街頭瘋狂擁抱;結束則落在「巴黎暴動」,一夜狂歡後,膚色與階級終究還是這個社會難以迴避的問題全片劇情猶如走鋼索般,高潮迭起、出人意外。

拉德利也因執導這部片一戰成名,獲譽「法國的史派克李」,去年11月赴美宣傳時,更獲史派克李本人的力挺,史派克李對《悲慘世界》讚不絕口,並在電影海報上簽名推薦,讓拉德利十分感動。電影21日在臺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