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蚊子叮後 爲何有人起紅點有人起包?

立夏之後,北京的天氣逐漸炎熱起來。氣溫升高的同時,蚊子又開始蠢蠢欲動了!蚊子這些小東西,讓人恨得牙癢癢,卻又無可奈何。惱人的嗡嗡聲在耳邊迴盪,不僅干擾我們的生活,還會在我們的身體上留下獨特的“印記”。這些“印記”有時表現爲顯眼的大包,有時則是小小的紅點。那麼,這背後到底隱藏着怎樣的奧秘呢?

蚊子是如何吸血的?

蚊子首先會利用其天賦異稟的嗅覺,通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與排出的體液尋找合適的目標。當找到目標後,蚊子會將尖銳的口器刺入人的皮膚。

蚊子的口器其實是由多個部分組成的複雜結構。蚊子頭部共有六根“針”,其中兩根帶鋸齒的是作案的主要工具。

其中包括可以切開皮膚的“刀”,以及用來尋找血管的探測結構。當找到血管後,蚊子會通過口器中的管道將含有抗凝血物質的唾液注入傷口處,以防止血液凝固,便於其吸食。然後,蚊子利用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將血液吸入到自己的體內。

被蚊子叮咬後呈現出不同的狀況與蚊蟲的毒性和免疫系統有關

吸血完成後,蚊子會飛走,而被叮咬處可能會出現瘙癢、紅腫等反應,這主要是因爲蚊子釋放出的一些特殊物質引起的免疫反應。

被蚊子叮咬後呈現出不同的狀況,有的人是面積較大的包,有的人是較小的紅點,其中的緣由主要與蚊蟲的毒性和我們自身免疫系統的反應程度有關。

免疫系統的構成要素包括免疫細胞、免疫器官以及免疫物質,其主要職責是與外來病原體和體內變異細胞展開鬥爭,以此保障人體的健康狀態。在正常人體的諸如血液、組織液、分泌液等各種體液中,存在着許多具備殺傷或抑制病原體效能的物質,比如溶菌酶、防禦素、吞噬細胞殺菌素、組蛋白之類。當病菌、病原體等致病微生物侵入人體後,免疫系統中的巨噬細胞會首先將其分解成一個個片段,接着在自身表面呈現出來,成爲抗原。

當病原體進入機體的血液、淋巴液等部位時,B 細胞(源自骨髓的淋巴細胞,參與體液免疫)會因受到外部抗原的刺激而改變形態,使體積增大,轉變成漿細胞,可分泌抗體來專門結合並清除抗原,從而發揮體液免疫功能;而當病原體進入細胞內部時,T 細胞(來源於胸腺的淋巴細胞,參與細胞免疫)能夠發揮細胞毒性作用,對抗原或異物進行清理,維護人體健康。在感染首次被抑制住以後,免疫系統會對該致病物質留下記憶,這樣以後如果再碰到相同致病物質入侵時就能準確且快速地做出迴應。

如果你頻繁地被同種蚊子叮咬,免疫系統的反應也會逐漸變得“麻木”

一般來說,被毒性較強的蚊蟲(如花蚊)叮咬後,身體會出現較爲強烈的症狀和瘙癢感。如果你以前從未被某種蚊子叮咬過,那麼初次遭遇時,情況會更加特別。當蚊子將口器插入你皮下組織的血管中時,它會從唾液腺中分泌出一些物質,這些物質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確保口器能夠順利拔出。當蚊子完成吸血並將口器拔出後,毛細血管會出血,形成一個小淤點。再加上蚊子的分泌物,它們共同作用,引發了輕微的炎症反應,於是我們看到的便是一個小紅點。

在這個時候,由於我們的免疫系統還未能識別這種“外來事物”,所以並不會立即形成蚊子包。然而,免疫系統並非無動於衷,它會默默記住這個“不速之客”。當下一次再遇到同一種蚊子叮咬時,免疫系統就會迅速做出反應,在幾秒鐘內召集衆多免疫細胞。這些免疫細胞會產生組胺、細胞因子等物質,它們就像是“信號兵”,傳遞着身體的指令。組胺會導致毛細血管擴張,進而產生瘙癢感;而細胞因子則會進一步誘發炎症,於是原本的小紅點就演變成了又大又癢的蚊子包。

有趣的是,如果你頻繁地被同種蚊子叮咬,免疫系統的反應也會逐漸變得“麻木”。就像久經沙場的戰士,對於熟悉的敵人逐漸習以爲常,不再產生強烈的反應。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隨着時間的推移,身體對於蚊子叮咬的反應會逐漸減小,蚊子包也不再那麼明顯。

蚊子叮咬的困擾、防護及叮咬後處理方法

當不小心被蚊子叮咬後,針對大包和小紅點,我們也需要採取相應的處理方法。對於大包,可以採用冷敷的方式來減輕腫脹和瘙癢,冷敷能夠收縮血管,緩解炎症反應。對於小紅點,可以塗抹一些止癢藥膏,幫助緩解瘙癢感。但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過度搔抓,因爲搔抓不僅會加劇瘙癢,還可能導致皮膚破損,引發感染。一旦發生感染,可能會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總之,瞭解蚊蟲叮咬的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深入瞭解蚊子叮咬的原理和應對方法,我們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減少被蚊蟲叮咬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