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花蚊子漸多,它們會選擇性叮咬一部分人,科學研究有了結論
立秋之後,暑氣還未消退,這時候最怕的除了“秋老虎”,還有秋蚊子。
蚊子,是大家都深惡痛絕的動物,打之而後快。
據統計,全世界蚊子的種類高達3000餘種,其中大多數的蚊子食物來源廣泛,只有很少一部分專門追着叮人。要是所有的蚊子都追着人咬,估計人類都快滅亡了。
蚊子叮人之後,都會在身體上留下紅疙瘩,瘙癢難耐,往往需要持續好幾天才能好;同時蚊子叮咬還會傳播很多種疾病,如登革熱,瘧疾等。
在全世界範圍內,蚊子都被認定爲害蟲,令人痛恨。但在整個生態鏈中,蚊子還是必要的存在物。
如果仔細觀察,現實生活中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好像蚊子更喜歡叮咬一部分人,有些人很少被叮咬,這背後又有什麼玄機呢?
有學者研究說,蚊子是通過血型來鎖定叮咬的人的。A型血的人最容易被蚊子叮咬的。其次是O型血的人,因爲O型血帶有甜味,是蚊子喜歡的糖類。
B型血和AB型血的人被蚊蟲叮咬的機率會低一些,這一說法在民間好似有比較廣泛的認知。
但是最近英國斯坦福德郡大學的生物科學講師理查德•哈夫彭尼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血型、膚質、出汗多少、吃過大蒜或者喝過醋等,這些人們經常提到的因素都不會影響到蚊子是否咬你。
後來還學者研究說,蚊子是通過二氧化碳來尋找目標的,這一說法更無根據,我們都知道二氧化碳無處不在,也並不能爲蚊子提供信息而把想叮咬的人區分開來。
後來有學者通過觀察發現,蚊子很少叮咬小鳥、牛、蜥蜴等動物,所以得出結論,應該是乳酸在起作用。
後來這一觀點被證實,存在一定的道理。但乳酸在人類人體中普遍存在,又如何解釋蚊子會選擇性的叮咬一部分人,而不是另一些人?
最近科學家又有新發現:是人類皮膚上的微生物影響了蚊子的選擇!
根據研究,人類每平方釐米的皮膚上大概寄居有100萬個細菌之多,且包含數百個不同的種類。這些細菌寄居在皮膚、毛囊和毛孔上,會揮發出一種特殊的化合物氣味。
不同的人,因爲居住環境和飲食習慣不同,所以寄居的細菌也有所不同,正是這不同的細菌和揮發出的不同的氣味,決定了蚊子喜歡選擇特定的人羣。
同時,還有證據表明:因爲人的基因不同,也會影響皮膚上微生物(細菌)的特點。
科學家認爲基因可以控制皮膚上蛋白質形成,而這種蛋白質是阻止微生物在皮膚上定居和生長的屏障,或者控制一個人是否容易出汗以及皮膚油性程度,從而影響微生物的寄生。
因爲汗液本身並沒有特殊氣味,所以出汗並不會吸引蚊子,歸根結底還是微生物影響的。
最後,文史君勸告大家,秋後蚊子防不勝防,出門之前最好噴點防蚊噴劑,儘量減少蚊子的叮咬,畢竟叮咬後還是很難受的,同時還會傳播病菌。
讀者們,關於“蚊子爲何選擇性叮咬”,大家怎麼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