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新戰略對臺效應
(資料照/路透)
曾被法國總統馬克宏形容爲「腦死」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威脅之下展現了空前的韌性與團結,剛落幕的領袖峰會通過「2022戰略概念」,勾勒未來政治及軍事使命;掃除瑞典與芬蘭加入的最後障礙,NATO進一步東擴;首度邀日、澳、韓、紐與會,建構印度太平洋與歐洲大西洋的連結。面對表面豐碩的外交成果,美國拜登總統躊躇自滿地說,「這是一次歷史性的NATO峰會」,「美國領導世界處於空前有利的地位」。
雖然俄國是「對聯盟安全最重大與直接的威脅」,NATO峰會充分反映出拜登的終極目標在建構跨越歐亞、太平洋及大西洋的反中聯盟網路,只是拜登同時挑戰俄、中兩大戰線,是高風險的政治操作,歐洲國家有所遲疑。NATO首度在戰略概念中納入中國,將中國的脅迫性政策定位爲「對歐洲大西洋安全的系統性挑戰」,這是NATO的共識,卻也是現實政治妥協的結果。
NATO會員國試圖掌握相互牽制的複雜關係,小心翼翼避免過於煽動、挑釁的用詞,如法國與西班牙等堅持稱中國爲「挑戰」而非「威脅」;至於「系統性」一詞,歐盟2019年的「戰略展望」就視中國爲「系統性對手」,此次NATO延續使用「系統性挑戰」,比起美國動輒形容中國爲「最嚴重的威脅與挑戰」要溫和得多;另外,NATO秘書長史託騰伯格強調「中國不是敵人」,也是爲雙方關係保留空間。
拜登政府在國際場域擅打「臺灣牌」,透過多邊或雙邊會談強調臺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提高國際社會對中共的壓力,但NATO未來10年的戰略藍圖中並未觸及最敏感的臺灣問題,只是由史託騰伯格口述,「中共大幅增強其軍事力量,包括核子武器,霸凌鄰國,威脅臺灣」。
這些細膩、微妙的外交動作及文字透露了歐洲國家仍希望保持相當程度的戰略、外交「自主權」,其中最關鍵因素在於,對歐洲國家而言,中、俄的威脅本質有很大的差異性,美、歐與中國關係涉及的國家利益也有區隔,最終仍是迴歸現實地緣政治的國家利益及實力的考量。
在峰會美國更率先承諾進行數十年來最大的軍事擴張,在歐洲維持10萬名駐軍,在波蘭設立永久性前進指揮所、駐防在西班牙羅塔海軍基地的驅逐艦增爲6艘,派遣兩個F-35中隊進駐英國等,而北約的快速反應部隊也將從目前的4萬名擴編爲30萬。
面對俄羅斯的軍事侵略,美國加強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及NATO軍力自然贏得喝采,但相形之下,拜登政府喊得震天價響的「轉向亞洲」、「印太戰略」仍停留在紙上談兵,缺乏具體行動,加深了「重歐輕亞」的刻板印象,無論對於印太地區的盟邦、夥伴、甚至對手發出的是矛盾、困惑的訊息。
以臺灣爲例,自2019年以來,美國曆屆政府批准170億美元對臺軍售,但未交付項目高達142億美元,美國最近擴大對烏克蘭軍援及歐洲軍力部署,必然排擠到對臺軍售及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態勢。外交部以「樂見北約展現全球視野」迴應NATO的新版戰略概念,顯示民進黨政府似乎仍無法看清此事對臺灣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