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川普關稅 業者自有繞道法
紐時報導稱,中企早已覓得進入美國市場的許多潛在管道,並證明了川普承諾徵收的關稅具有潛在侷限性。圖/美聯社
近兩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
美國準總統川普誓言重返執政後,仍會掄起關稅大刀揮向中國,然而,紐約時報指出,川普2018年發動貿易戰時,中國企業便已曉得要繞道(sidestep)其他國家將商品出口至美國市場,規避25%關稅,突顯關稅戰的侷限性,而「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的戲碼,在川普第二任期還會上演,並可能再次成功。
美國1月20日將開啓川普總統的第二任期,全球則將面臨川普2.0的關稅戰時代,紐時報導稱,中企早已覓得進入美國市場的許多潛在管道,並證明了川普承諾徵收的關稅具有潛在侷限性。不過,川普陣營曾揚言將處理美中經貿關係之間的漏洞。
報導稱,川普2018年啓動貿易戰,並對中國自行車課徵關稅,肯特國際公司(Kent International)時任執行長卡姆勒(Arnold Kamler)表示,當時,中國自行車業者將製造業務從中國轉移到臺灣、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和印度等地,並使用來自中國的零部件進行組裝,然後出口美國,而無需支付若直接從中國出口需要繳交的25%關稅,「這些關稅的實際效果是,中國的工廠正在其他國家設立分廠」。
卡姆勒表示,將工廠轉移到其他國家會增加企業和消費者的額外成本,但不會增加美國製造業的產量,因爲關稅,他被迫多次提高價格,「關稅沒有帶來真正的好處,還會導致通膨」。
報導稱,川普第二任期將對外國輸美產品提高關稅,不過經濟學者與企業主多認爲結果可能會出現預期外的效果。
經濟學者指出,中國業者把工廠搬到其他亞洲或拉丁美洲國家,並持續使用中國零部件生產商品,之後輸出美國。換言之,某些中國商品爲了規避關稅,輸美之前在全球繞了一大圈。這些手段未使得全球供應鏈變得更健全與多元化,反而提高業者與消費者的成本。
紐約智庫「外交關係協會」資深經濟研究員塞瑟(Brad Setser)指出,美國對中國徵收關稅,結果卻鼓勵業者尋找繞過雙邊稅務的途徑,關稅降低美中貿易額但未衝擊國際經貿。
塞瑟表示,中國是主要出口國的角色沒有變化,美國也未改變進口國身分。即使美中直接貿易量減少,中美之間仍是出超國和入超國,兩國持續非直接的經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