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一家變賣家產,移居貴州當農民,孩子卻沒學上,如今後悔嗎
“如果有一天,你爸爸媽媽想比利時了,還會回去嗎?”
“不可能了!”
貴州黔南州獨山鎮的一個山村,生活着一家特別的家庭,凱文和他的父母還有弟弟,他們不會普通話,卻和村民們相處的很愉快。
2002年爲了到中國幫助貧困人羣,父親放棄月薪2500歐元的工作,賣掉比利時唯一的房子,帶着所有的錢來到陌生的中國生活。
2017年決定在鎮上斥巨資租了一處荒地當農民,如今距離一家人來中國已經過去22年,他們的生活還好嗎?
放棄一切來中國,只爲公益事業
凱文兄弟三個,他排行老二,從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環境,父親有穩定的工作,但這些都在4歲之後戛然而止了。
2000年的時候,凱文的母親跟着姨媽來中國貴州當義工,在這裡,母親真切的感受到了中國人們的熱情和質樸,雖然那個年代他們的生活條件很一般,但透露的表情卻是積極陽光的。
這一點給了凱文母親很大的啓發,受姐姐的影響,母親更加積極投身在公益事業上,在貴州待了一段時間後,母親就回國了。
到家後,母親就一直和家人講述在中國的經歷,那裡的人民有多好,中國的風景有多優美,如果有機會還想回到那個地方。
沒過多久,一個新想法浮現在母親的腦海,她想留在中國,她想盡自己所能幫助貧困地區的人們,這一想法也讓父親大驚失色。
一個土生土長的比利時人,居然想要去中國定居,他很不理解,於是開始翻閱各種資料瞭解中國所處的環境。
網上一張張質樸村民的照片出現在父親面前,一處處大好河山映入眼簾,他萬萬沒想到,當時的中國人們是怎麼生活下去的,瞬間也理解了妻子想要去中國的原因。
有一天他把妻子叫到了屋內,聊起了中國的一些情況,表示自己支持妻子去,只要是她想做的,丈夫都是一如既往的贊同。
得到丈夫同意後,妻子激動不已,隨即踏上了前往中國的飛機,可妻子沒走多久,丈夫內心的擔憂逐漸出現。
他不放心她一人在國外,身邊連個朋友都沒有,飲食和習俗是否習慣,但這些問題都不是想想就能解決的,再三考慮下,他決定跟隨妻子一起。
可家裡還有3個年幼兒子,父母倆都走了,孩子怎麼辦,交給誰也都不放心,於是他決定帶着全家人都移居中國。
但去一個陌生環境,處處都是需要用錢,於是深思熟慮下,他決定放棄高薪工作,也把比利時唯一的房子也賣掉。
聽到這一消息,凱文的爺爺奶奶還有其他家人們都覺得他瘋了,拋棄這裡的一切去中國,到底圖什麼,也說盡了想法不想讓他們走。
但父親堅持己見,不顧家人反對來中國,在送他們去機場的路上,家人的臉上充滿了擔憂和不捨,雖然不理解,但既然是自己的想法,能做到的只有支持他們。
2002年,父子四人初到貴州貴陽,幾個孩子就被震驚到了,因爲當時那裡很窮,人口也少,也沒有高樓大廈,那時的凱文也只有4歲,對新鮮的環境感到好奇陌生。
他們拿賣掉房子的錢在師大附近租了一間房,一家五口也終於團聚,雖然一個月的房租很貴,但在母親的臉上還是能看見洋溢的笑容。
可由於語言文化的不同,初來中國時也是處處碰壁,有一次,父親組要買一個穩壓器,可當天來到店鋪時傻眼了,因爲他們不會中文,國人聽不懂外語,最後還是依靠手舞足蹈的比劃纔買到的。
轉眼間也到了仨孩子上學的年齡,老大和老二上小學,老三上幼兒園,這兄弟仨的到來也給同學們增添了不少歡樂,也對外國人充滿了好奇。
最有意思的一次是,這仨兄弟一塊去上衛生間,轉眼一看,後面還有人跟着,這一行爲讓哥仨不理解也很不舒服。
原以爲過兩天就好了,沒想到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時間一長哥仨受不了了,回去就和父母說了這一情況,經商量他們決定讓孩子在家自學。
父親的手也很巧,買了很多木材爲哥仨親手打造了學習桌,還跑到很遠的地方買了書籍,母親也會在閒暇之餘教孩子們認字學習。
雖然受的不是高等教育,但或許對一家人來說卻是最快樂的時光,一家人的生活暫時穩定後,父親也加入了關愛貧困人羣的隊伍,和凱文母親一起。
他們把大部分的錢都拿來救助當地的難民,有的沒錢治病也會盡力的幫助他們通過各種途徑找好的醫院和醫生,深受父母的影響,三個孩子也時常幫助他們。
夫妻二人還會帶着孩子們去看當地的各處風景,也收到了周邊村民的熱情的招待,其實剛開始他們並不習慣,因爲在比利時飲食都是清淡的,奶酪麪包和牛奶。
但這裡的人卻離不開辣椒,這一點還是不能理解的,但入鄉隨俗,在村民的帶動下,一家人也都習慣了。
好事做的多,錢花的也多,從比利時帶回來的積蓄也逐漸減少,可儘管如此,一家人也沒放棄做公益,哪裡有困難,他們就出現在哪裡。
好在2007年之後,相關政府也針對貧困人羣加強了幫扶力度,不管是交通、醫療或是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不錯的提升。
在貴陽生活十幾年,輾轉反側也搬過幾次家,先是在師大住了一年,後來拆遷又搬到了小河榕築花園,住了14年。
後來哥仨也長大了,就想着回比利時看看家人,由於在中國的生活習慣,凱文和弟弟都很難融入了,儘管當時的比利時比貴州要繁華,但還是接受不了。
於是商量後,哥哥選擇留在了家鄉,凱文和弟弟又重新回到了中國,再加上倆人也到了分擔家庭經濟的年齡,凱文突發奇想想要開一個農場。
因爲中國自古以來都被稱之爲“農業大國”,全世界的農作物有一半出自中國,如果開一家這樣的農場,不僅能做出貢獻,還很自在。
父母得知想法後也很支持,也願意出資,後來還是在政府的幫助下,他們在獨山縣一個小鎮上租到了一塊很不錯的地面,佔地面積也不小,足足有兩千多畝。
舉辦這個農場可是下了不小的功夫,從開墾荒地到除草,再到買了一些雞、羊和兔子等家畜來養,花費也是不少。
都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母親每天在家給父子幾個做飯,料理家務,他們則早早去農場割草,帶回來給家畜們吃,有時也會去菜市場收拾人家不要的爛菜葉。
不忙時跑到山上抓一些蟲子、撿一些爛水果啥的,在他們看來能省一筆是一筆,同時也算是爲大自然清除垃圾。
看着這些小動物漸漸長大,父子幾人的成就感也上來了,經常坐在一起和它們玩,隨着農場規模越來越大,凱文還發展了新業務,種蔬菜。
不管是動物還是農作物,達到一定數量後他們也會拿到市場上去買,每隻動物都打又疫苗,也都貼有標籤,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筆不錯的經濟來源。
現在一家人的生活都在靠農場在運作,雖然沒有豪華的房子,但很自由也很充實,自從2022年開始,凱文也創辦了個人賬號,分享農場和生活日常。
3月中旬到了父親60歲生日的時間,爲了犒勞父親,他決定親自下廚爲父親做一隻烤乳豬,桌子上雖然只有一個飯菜,但全家人爲父親唱生日歌時還是能感受到幸福。
從他們的各期視頻中可以看出,已經完全融入了中國無辣不歡的習俗,還熟練的拿起筷子夾菜凱文知道父母沒有去過北京,於是在家自制北京烤鴨和辣子雞供兩人嚐嚐鮮。
其實凱文一家人的到來,有很多人都不理解,爲什麼要放棄奢侈生活來中國當農民,這也太遭罪了,然而在他們看來,這不是遭罪,他們喜歡這裡的風景和氣候,也喜歡樸實熱情的村民。
出門鄰里之間都會相互打招呼,“你吃了嗎?”“你去哪?”貴州給了他想要的一切,可在比利時卻給不了,一家人開開心心,身體健康,這不就是所有人想要的嗎。
而且父親也說過,雖然這裡的人沒辦法和他交流,但卻能理解他的心,比利時卻不理解。
凱文的自述看的人心裡暖暖的,曾有一個網友這樣說過:“凱文一家人,用偉人的話說就是:一羣脫離了低俗趣味的人,一羣真正高尚的人!”
現在一家人仍開心的度過每一天,中國很好,他們也很好,也祝願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農場規模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