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爆了!
來源:市場資訊
比亞迪的“國慶獻禮”,令人驚喜!
10月1日,比亞迪亮出9月成績單: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41.94萬輛,同比增長45.91%,前9個月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銷量274.79萬輛,同比增長32.13%。
9月,比亞迪銷量再創新高,且首次單月超過40萬輛。
這個成績,是在國內汽車市場日益內卷的大背景下取得的。銷量再突破,說明了一件事:
比亞迪靠規模“卷”成本,再憑藉成本優勢不斷擴規模的打法,得到更充分的驗證並強化。
汽車是一種需要在設計、製造和營銷階段進行大量前期投入的產品,其製造成本與銷售量直接相關。汽車行業有一條著名的“賴特定律”,即每當某一款汽車的累計產量翻倍時,其成本價格便會下降15%。
伴隨銷量突破,比亞迪財務全方位增長:
2024年上半年,比亞迪營收3011.27億元,同比增長15.76%;淨利潤136.31億元,同比增長24.44%,比營收增長更快;毛利率20%,較去年同期的18.33%進一步提升。
新能源車賽道大部分玩家都處在“賣一輛虧一輛”的階段,比亞迪盈利水平卻在加強,就在於以量取勝壓降成本。沒有規模何談效益?
而比亞迪之所以能在規模競爭中勝出,關鍵是其在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這兩個主要領域獲勝。目前,這兩類車構成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流,而比亞迪在這兩個方面都已確立主導地位(比亞迪只有仰望是增程混動)。
2024年1到8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703.7萬輛,同比增長30.9%,其中純電銷量421.6萬輛,佔比達59.91%,插混和增程佔比分別約28%和12%。
今年1到8月,比亞迪銷售的純電佔國內市場23.83%,具體到車型,榜單前10有4款來自比亞迪,分別是海鷗、元PLUS、秦PLUS和海豚。
而在比亞迪技術、產品競爭力更強的插混市場,今年1到8月比亞迪銷量約佔國內66.5%。銷量前八全是比亞迪的產品!目前,在插混市場,比亞迪銷量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吉利的銀河L7,前8月銷量不到比亞迪銷量最高的秦PLUS插混四分之一。成本優勢之大已無需贅言。
在可眼見的未來,比亞迪規模還會繼續擴大:
比亞迪在深圳坪山、西安、合肥、長沙等九大城市已建立、規劃9座整車工廠,規劃年產能582輛,比2023年產量的兩倍還多。
然而,我們必須清醒意識到:
對比亞迪而言,下一步挑戰只會更大。
首先,國內汽車市場註定日益內卷、轉向存量市場;
然後,中國車企目前依然無法輕鬆殺入海外市場。
我們先談國內。
目前,比亞迪在國內汽車市場(含傳統能源)佔不到15%的份額。但國內市場可謂羣狼環伺,既有不願退出的傳統合資豪強,又有各路風頭正盛的自主新能源品牌。
與此同時,2024年前8個月,中國汽車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速已經下滑到3.3%,明顯低於2023年和2022年同期的6.7%、11.7%。這還是在2024年車企瘋狂打“價格戰”的情況下。
長期來看,中國汽車市場銷量降速在所難免。
出海之路也不好走。原因有二:全球發達國家的汽車市場也是存量,需求增長近十年接近停滯,同時長期主導全球汽車行業的發達國家們給中國車企不斷設置高門檻。
從2014年到2023年,美國汽車銷量的年複合增長率僅3.6%,歐洲的英法德三國2023年汽車總銷量688萬輛,比2014年還少了6%。
進入到2024年,歐洲、美國、加拿大分別針對中國的新能源車制定了針對性關稅政策。美國和加拿大直接100%關稅,說白了就是拒之門外。
比亞迪想要在海外破局,只有兩個辦法:繼續擴大規模優勢,降低成本擊穿發達國家關稅壁壘;尋找發達國家之外的生產基地和銷售市場。
比亞迪今年發力泰國和巴西,這類國家對汽車新能源轉型決心大、投入大,且積極擁抱中國汽車產業鏈。不久前,比亞迪甚至將第800萬臺乘用車的下線安排在泰國。
這些國家雖然市場不大,但只要能拿下,總算是對歐美日韓車企的削弱。
久久爲攻,從量變到質變,最終總能尋出破局之道。
本文首發於泡財經風口解讀專題,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轉自:泡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