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局CPTPP 把握TIFA契機
(圖/路透)
暌違5年的TIFA重新召開,美國再次用行動證明,深化美臺關係擴大各領域交流合作,是美國民主黨或共和黨政府皆依循的國策;同樣地,促進臺美關係深化更應是超越藍綠的臺灣共識。
許多朋友認爲,TIFA是民進黨政府配合美國政府政策下的妥協結果。事實上,臺美自1994年簽署《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後的17年間召開了10次會議,期間美國曆經民主、共和兩黨的總統執政;臺灣也歷經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總統的藍綠政權輪替。由此可見,TIFA是美臺各執政黨的共同目標。
有的朋友認爲,開放萊豬進口是臺灣爲了TIFA單向地對美國讓步。事實上,對美國來說,萊豬議題並不是因爲臺灣市場有多誘人,美國所關切的重點在於臺灣政府是否願意遵守國際標準。
過去國、民兩黨陣營皆反對含有萊劑的美豬、美牛進口,但隨着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2012年通過了萊劑殘留量的國際標準後,國民黨馬英九總統任內已率先開放美牛進口,當時在野的民進黨也支持在符合國際標準和保障國民健康的前提下開放美牛進口。
此外,日、韓等國都已開放美國牛豬進口,中國大陸亦在2016年同意香港先開放進口美豬,並在2019中美貿易協定中同意檢視萊劑議題且願意在國際標準下開放含有萊劑的美豬、美牛進口。由此可見,依據國際標準把關萊劑殘留量後開放美國牛、豬貿易,是國際社羣都願意遵循的遊戲規則。
當前臺灣正處於美中戰略競爭和後新冠肺炎疫情復甦的歷史浪頭。而TIFA所發揮的作用不只是臺美貿易談判,TIFA曾是臺美合作推動臺灣加入WTO的戰略溝通平臺;是臺美合作促進臺灣市場與貿易法規配合WTO逐步和國際接軌的戰略溝通平臺。
此外,透過TIFA所建立的臺美貿易連結,對世界其他國家與臺灣貿易政策溝通,起了很大的示範性作用,特別是日、加、澳等CPTPP重要成員國。因此,臺美TIFA不只是臺美洽籤雙邊貿易協定(BTA)的基礎,更是臺灣佈局《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關鍵一局。
然而,此次TIFA談判中美國貿易代表署對於落實多項臺美經貿合作仍有保留,究其原因是美方十分關注當前臺灣社會「反美豬」公投的聲浪。但我們也要強調,公投既是公民權利,也是政府和國人思辨與相互說服的機會。筆者呼籲,美方既無需爲「反萊豬」公投議題耿耿於懷,其實可以更積極地向臺灣社會說明美豬的安全性,爭取臺灣更大的社會支持。
回顧臺美貿易關係歷史,我們肯定不論藍綠政黨誰來執政,歷屆政府和朝野政黨都在兼顧國民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共同爲臺美下一階段經貿合作做出努力。我們期待,透過公投、TIFA團結美臺雙方、團結臺灣社會,共同把握壯大中華民國臺灣的歷史機遇。(作者爲臺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