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全臺海邊最大垃圾掩埋場 「潮境灣」小丑魚回來了
▲潮境工作站將畜養的小丑魚放養回海中,同時也致力於珊瑚及軟絲(萊氏擬烏賊)的覆育。(圖/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提供,下同)
你有聽過「潮境」嗎?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潮境工作站長期致力於覆育小丑魚及珊瑚,除此之外,這座研究型的小水族館共有200多種生物,除了覆育生物之外也要進行環境監測,因爲這裡以前可是號稱「全臺海邊最大的垃圾掩埋場」,現在已經能用附近的海水來養育小丑魚。
成立於民國92年的潮境工作站主要致力於研究、產業建教合作、海洋生物收集及海洋科學教育推廣等,基本上就像是一座小型水族館,目前一共畜養200多種海洋生物,平時還要兼顧水質的調整與管理等事項。
「潮境」其實就是指寒暖2種水團的混合區,特別是指西太平洋的黑潮與親潮混合的地方,那裡浮游生物多也吸引許多回游魚類,是魚羣彙集的「魚場」,同時也象徵源源不絕的蘊藏與豐收。
而基隆市政府今年公告成立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海科館研究員加入該區之人工廢棄物清理作業,期待能讓傳統的漁業採捕轉型爲觀光與漁業並存,同時將覆育的小丑魚放回大海,至今大大小小魚只約已累積放了3、400只,潮境工作站內有些小丑魚的年紀可超過10年才壽終正寢,海科館期望能在資源永續的願景下讓產業持續發展。
海科館產學交流組組主任施彤煒提到,小丑魚是潛水指標生物,而牠們與海葵之間就像「房東與房客」的關係,因此,選擇野放小丑魚的地點首先就要看是否有空的海葵,在看該海域是否有小丑魚棲息,雖然目前放養情況不錯,但由於之前臺風來襲「捲走」部分小丑魚,預計要等到明年4月浪潮不再受到東北季風影響纔會再進行放養。
▲馬路右側平坦的區域之前都是垃圾掩埋場地,天然海蝕平臺上的矮小防坡堤防以及超出堤防高度甚高的綠坡與黃土底下,也都是垃圾掩埋場地。
施彤煒也半開玩笑地說,潮境工作站、潮境公園附近以前都是垃圾掩埋場及水肥處理廠,號稱是「全臺海邊最大的垃圾掩埋場」,由於堤防會被海水沖壞導致垃圾流出,當地居民也很擔心水質問題。
不過,多年來複育的小丑魚就是由該區的海水畜養長大,顯然水質方面還算不錯,加上該海域本身的復原條件也很好,目前海科館計劃推出「遊灣乘船體驗」,透過遊艇業者與海洋生態資源的結合導入海灣觀光的活力,進而發展成海洋觀光休憩產業。
▼基隆海濱的八斗子潮境公園360度的視野可眺望九份、番仔澳灣及望海巷等,還能將東北角最著名的岬灣地形盡收眼底。(圖/網友Judy Liu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