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商出書推普洱 賣假貨竟沒事

大益委任的臺灣律師陳振禮出示原廠勐海茶廠的鑑定報告,證明知名茶商「靜和堂」負責人樑明宗進口的2064片大益茶餅是假貨。(黃捷攝)

知名茶商「靜和堂」負責人樑明宗進口市價超過3000萬元的「大益」普洱茶餅,結果全是廉價仿冒品,遭大益控告違反商標法。士林地檢署認爲,樑可能因專業不足,欠缺品茗判斷真假茶的能力,處分不起訴。大益的律師陳振禮表示,樑不是第一次進口假茶,卻能以同樣理由脫罪,憂心臺灣成爲仿冒品天堂。

「靜和堂」2005年成立,主要從事「茶」與「器」相關文物交流分享,自詡爲華人地區重要的普洱文化推手之一,負責人樑明宗也是五行圖書社長,曾出版要價數千、上萬元的「普洱壺藝雜誌」、「大玄茶譜」等圖鑑,被譽爲普洱茶聖經。樑身爲華人百位最具影響力茶商,曾在自家雜誌力薦大益普洱茶。

基隆關2019年11月21日查驗一批來自馬來西亞的貨櫃,內裝「2003年303紅大益」普洱茶餅2064片,收件者是靜和堂。因該款茶餅真品單價超過1.6萬,卻以不到60元申報,海關起疑,通知大益將整批茶餅送鑑定,最後確認全是仿冒品,樑明宗因此遭依違反商標法送辦。

樑辯稱,他2003年間購買時有比對相關書籍,發現與真品包裝一模一樣,喝起來口感也相同,這批茶餅在馬來西亞流通已久,因此相信是真品。但原茶廠勐海茶廠鑑定報告指出,送驗樣品與真品的包裝版面、印刷、材質、壓制工藝都不同,且用料雜亂,產品配方也與真品不符,是假貨。

不過,檢察官認爲在勐海茶廠2005年做防僞機制前,一般消費者很難直接從外觀判斷真僞,樑明宗雖有普洱茶多年經驗,仍可能因自身專業程度不足,或沒有普洱茶專業知識,或欠缺透過品茗判斷真假茶的能力,誤認仿冒品爲真品,故處分不起訴。

陳振禮表示,樑明宗2017年間就曾因進口「中茶牌」普洱茶假貨遭起訴,他以同一套說詞辯駁,說服法官判他無罪確定,如今故技重施獲不起訴,難讓人信服。如果一句「不知情」就能脫罪,司法顯然無法保護商標權人,臺灣恐成爲仿冒品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