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分析》中美晶蔡文惠:半導體生態已逆轉 高毛利率是基調(2-2)

環球晶目前6吋SiC基板月產能約2000片,部分客戶已開始出貨,由於客戶需求強勁,今年6吋SiC基板產能將不只「翻倍增」,而是呈現「倍數成長」,可望擴增至月產能5000片,甚至到8000片。

中美晶(5483)董事蔡文惠表示,2020年是一個分界點,過去市場重視科技下游產業,但自2020年開始生態出現逆轉。上游從做苦工的低毛利產業躍升爲2位數的高毛利產業。而最主要的因素是電動車和5G等帶動了應用面的改變。車用晶片在去年嚴重缺貨,而缺貨的因素,是低階製程晶片生產投入的資本支出太高,但毛利率相對低,回收期限長,造成沒有業者願意擴廠。

蔡文惠表示,最明顯的例子,張忠謀在2018年退休之前,臺積電的資本支出是最大的,然而即便如此,一年的資本支出也不到100億元新臺幣;但自張忠謀退休後,這幾年,尤其自前年開始,臺積電宣佈3年要投資1千億美金。爲什麼?就是因爲5G電動車等,帶動終端應用增加,大家競相搶半導體產能,尤其是電動車的半導體使用量更是超乎想像。晶片缺料的情況從2020年就開始惡化,而現在大家要蓋廠紓解供需緊張,新產能開出也要到2023年,屆時能否紓解也還是個問題。生態的改變已經發生,17年來,聯電的毛利率沒超過30%,但去年在供需失衡下,聯電的毛利率已經拉高到37%,今年甚至上看40%。去年是愈成熟的製程愈缺,連茂矽(2342)去年毛利率都拉高到20%以上。什麼原因,就是低階沒有人要做,結果造成一些小的關鍵性零組件缺料,愈缺愈搶,就推升了上游半導體毛利率一路走高。

蔡文惠指出,我30幾年來從來沒有看過半導體產業好成這樣,有外資說半導體供需失衡只是暫時的黑暗,明年就會紓解。但我認爲,生態一逆轉,要再回頭並不容易,晶圓代工的資本支出太龐大,低毛利拉長投資回收年限,相關生產業者是不會接受。也因此,我看好今年的投資主軸應該聚焦在科技的上游產業。(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