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議事廳·週報|長三角協作機器人產業集羣規模持續擴張

9月24日上午,以“工業聚能,新質領航”爲主題的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本次工博會的“人形機器人專區”重點展示了協作機器人在智能製造各個環節的應用,全面展現了該技術在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方面的巨大潛力。其中,節卡機器人全球首發新品JAKA MAX系列工業協作機器人憑藉其卓越表現斬獲“CIIF大獎”,成爲展會的亮點之一。

當前,協作機器人產業正處於高速發展期。受益於技術進步與市場需求的雙輪驅動,該領域已從傳統的汽車與電子製造業擴展至醫療、服務及家庭等多個新興行業。作爲長三角地區的核心城市,上海在政策支持與技術創新的推動下,迅速形成了協作機器人產業集羣,並加速構建智能機器人產業生態,成爲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引擎。

協作機器人產業的繁榮離不開強有力的政策保障。自2023年《上海市促進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發佈以來,上海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進展,成爲重點發展的未來產業之一。該項政策強調推動智能機器人技術在生產、生活和社會治理等領域的全面應用,爲智能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路線圖和堅實的政策支持。

同時,數據資源的積累爲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由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牽頭的“上海人形機器人數據集建設項目”致力於建立一個人形機器人的數據集,爲機器人的智能決策與自主學習提供重要數據支持。這一項目的目標是建立一個人形機器人的數據集,爲機器人的智能決策和自主學習提供數據基礎,進一步提升協作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在政策與數據的雙重推動下,技術創新成爲協作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例如,節卡公司推出的JAKA MAX系列工業協作機器人,不僅在重負載和運動控制方面表現出色,還通過碳化硅半導體技術的應用顯著降低能耗,展現出極高的能源效率。此外,艾利特機器人展示的CP系列模塊化協作碼垛工作站,以其2.6米碼垛高度和每分鐘9箱的效率,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6個月即可收回投資成本,體現了協作機器人技術向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向持續發展。

長三角地區在協作機器人產業的協同發展方面具備先發優勢。以上海爲核心的多個長三角區域內重點城市通過建立聯盟、合作研發等方式,實現了全產業鏈的協同和資源共享,形成包括上海張江機器人谷、江蘇餘姚機器人智谷小鎮、安徽蕪湖機器人產業集聚區等在內的多個創新集羣,爲企業提供了從研發到測試的一體化平臺,不僅提升了產業整體競爭力,還加快了技術迭代和創新。

目前,長三角已經成爲國內機器人產業規模最大、市場應用比例最高的區域,機器人產能佔全國50%以上。據統計,今年前7個月,長三角地區出口工業機器人20.5億元,同比增長26.6%,佔全國出口總量的50.8%。這一雄厚的產業基礎爲長三角的協作機器人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的進一步拓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儘管長三角地區的協作機器人產業發展迅猛,但也面臨着技術瓶頸、國際競爭加劇、人才短缺、數據安全問題和成本上升等挑戰。即便是榮獲“CIIF大獎”的節卡機器人,在與全球頂尖企業如Fanuc和ABB等品牌的競爭中,仍面臨不小的壓力,特別是在精密控制和智能系統方面尚有較大提升空間。

爲了應對這些挑戰,長三角地區的企業需要通過技術創新、人才培養與市場拓展等多維度的合作,積極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力爭在全球機器人市場中佔據更爲重要的地位,爲全球智能製造貢獻新的“中國方案”。

長三角

長三角示範區發佈三項制度創新成果

近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發佈了三項制度創新成果,分別爲:跨省域國土空間規劃共編聯審機制、總體規劃實施體檢評估機制、跨省共建區域總規劃師制度。這些創新旨在解決跨區域規劃不一致、建設標準不統一等問題,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來源:澎湃新聞)

浙江省與圓通集團共建長三角航空貨運樞紐

近日,浙江省機場集團宣佈將與圓通集團合作,共同在嘉興打造長三角航空貨運樞紐,着力優化航空物流能力,降低跨境物流成本,推動浙產產品直達海外市場。該項目將使嘉興機場升級爲全球航空物流樞紐,預計2025年建成。圓通集團計劃投放50%以上的全貨機運力,並開闢多條國際航線,爲長三角地區的跨境貿易提供新動能。(來源:浙江日報)

科技

上海原創新藥呋喹替尼成功進入全球三大主流市場

上海生物醫藥企業和黃醫藥自主研發的創新藥“呋喹替尼”近日獲得日本批准,用於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標誌着其已成功進入美、歐、日全球三大主流市場。該藥自2018年在中國獲批以來,已相繼進入歐美多國,併成爲日本十年來首個獲批用於治療該病的創新靶向療法。僅在2024年上半年,呋喹替尼的全球銷售額就達到了13.6億元,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和商業吸引力。(來源:解放日報)

中科院合肥團隊研發出亞硝酸鹽熒光快檢技術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蔣長龍、楊亮團隊研發出一種亞硝酸鹽熒光可視化快檢技術,可通過紫外光激發熒光團實現快速檢測,具有成本低、操作簡單、靈敏度高等優點,對食品安全領域檢測有害物質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危害物材料》上。(來源:中安在線)

安徽省產製冷機創全國最低溫度運行記錄

安徽大學自主研發的400系列稀釋製冷機成功實現7.45毫開(毫開爾文)的連續運行,刷新了國內最低溫度運行記錄。該設備對量子計算機運行至關重要,解決了國內量子計算領域極低溫設備依賴進口的問題,並已實現商業化量產。這一成果不僅標誌着我國在量子計算硬件技術上從追趕到超越的跨越,更爲未來科技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來源:中安在線)

產業

上海郊區直播經濟蓬勃發展

上海郊區直播經濟發展迅速,寶山區能良電商直播基地和松江區洞涇鎮5808直播產業園等已成爲直播活動聚集地。直播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即時性和互動性的需求,還推動了消費模式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上海各區政府通過政策支持與人才培養項目,正在加速直播產業的健康發展,爲區域經濟注入新活力。(來源:解放日報)

江蘇船舶製造業邁向高質量發展

江蘇省灌南縣船舶製造業取得新進展,江蘇臻達船業公司於近日開工建造8.2萬噸散貨船,標誌着該縣船舶製造能力大幅提升,向大型化、特色化轉型。灌南臨港產業片區通過產業升級,逐漸從傳統低附加值船舶製造向大型散貨船、油輪等高技術船型轉型,新增訂單達20億元,促進了縣域經濟的增長。(來源:江蘇日報)

安徽成立未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

在2024世界製造業大會期間,安徽宣佈成立未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該中心致力於構建汽車領域科技創新中心,致力於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科技創新與國際競爭力提升。該中心將匯聚高端智力資源,開展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助力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進一步向智能化、國際化邁進。(來源:中安在線)

交通

浙江桐廬利用杭溫高鐵開通加快融入區域一體化發展

杭溫高鐵開通後,桐廬通過增加高鐵班次、推出通勤補貼等舉措,加速融入杭州都市圈。依託“18分鐘直達杭州”的同城效應,桐廬正承接城西科創走廊等產業紅利,吸引大量新興產業項目落地,推動經濟增長。高鐵的便利還帶動了文旅產業升級,使桐廬成爲年輕人嚮往的旅遊目的地,遊客接待量呈現增長態勢。(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孫弘健系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碩士研究生、範之千系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長三角議事廳”專欄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基地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發起。解讀長三角一體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線調研報告,呈現務實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