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的人多不上健身房 醫盤點4個好習慣

居住在長壽地區人們,多把走路、勞務等運動融入生活,而非刻意上健身房。(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現代人追求長壽。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全球5個長壽地區的居民,在飲食與生活習慣有4個類似之處,包括接近素食的飲食模式、運動融入生活、吃飯不吃到十分飽,與生活壓力較小,像是運動,這些長壽地區人們不刻意運動,而是把走路、勞務等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偶爾才上個健身房、報個教練課,長時間來看,都是徒勞無功的。」

李思賢在臉書「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PO文指出,國家地理雜誌作者Dan Buettner在2005年提出Blue Zone藍色寶地名詞,描述世界上活的最久的地區,這包括日本沖繩、希臘伊卡利亞島、義大利薩丁尼亞半島、美國加州的洛馬林達區及哥斯大黎加的尼科亞半島;這5個地區距離遙遠,基因並非這些寶地人民長壽的原因,但是飲食與生活習慣上,他們卻有許多相似之處。

李思賢指出,在飲食方面,這些區域人們,不是全部都奉行低糖飲食,在沖繩反而有高達90%的食物來源來自地瓜。相同的地方是這些寶地的人們,超過9成的食物來源都是植物,只有非常少的機會能接觸到肉類,例如在特定節日,所以是接近素食的飲食模式。蛋白質來源是豆類,靠近海的地方會比較頻繁的食用魚類,堅果也是許多營養的來源。

「把運動融入生活。」李思賢指出,藍色寶地的人們的運動不是上健身房或者跑馬拉松,而是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平日的務農、勞力、步行,都是他們消耗體力的主要模式。若不能夠持之以恆,將運動融入生活,偶爾才上個健身房、報個教練課,長時間來看,都是徒勞無功的。

李思賢指出,藍色寶地的人們飲食都比較少量,吃飯都不會吃到十分飽,大部分工作的時間,也是處於空腹狀態,所以可能也是默默長期進行着「間歇性斷食」。

李思賢指出,這些藍色寶地都是比較鄉下的城市,比較沒有來自生活競爭及升學的壓力,往往都有着較好的睡眠品質以及較低的壓力水平,這也是讓他們長壽的原因,且他們都有着良好的社交關係,不管是和家人或是朋友,這些地區都是非常熱情而且沒有距離感的,少點猜忌、負面情緒,多點熱情、愛心,對身心健康也是非常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