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痛不如短痛,趕在特朗普動手前,一次重大調整
距離特朗普加稅越來越近,各種消息越來越多,中國準備好了嗎?
聯合早報網11月16日的報道顯示,準備好了。據報道,11月15日,央行前行長朱民在接受外媒採訪時公開表示:如果特朗普及其內閣真的對中國徵收60%的關稅,我認爲中國會反擊,並將案件提交至世界貿易組織。
(圖源:pixabay)
朱民在採訪中並沒有透露會採取哪些反制措施,只是說,中國能採取的措施很多。
巧合的是,就在朱民接受採訪的同一天(11月15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公告,調整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政策。這是特朗普當選後,國內首次調整出口政策。華泰證券說,本次出口退稅調整是2020以來的第一次。
國家稅務總局官網披露,取消鋁材、銅材以及化學改性的動、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產品出口退稅;將部分成品油、光伏、電池、部分非金屬礦物製品的出口退稅率由13%下調至9%。上述調整將在12月1日起實施。
與其你來加稅,不如減少退稅,讓出口價格上升,不少分析表示,這是讓美國人知道,加稅的代價是通脹。
在大宗市場上,聽聞中國下調鋁製品出口退稅,倫鋁旋即大漲,減少出口退稅似乎對拉高海外通脹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
這次的出口退稅政策調整 不一般
什麼是出口退稅?2019年12月,經濟日報有一篇名爲《出口退稅促外貿企業發展》的文章,詳盡解釋了出口退稅的定義。
出口退稅是指在國際貿易業務中,對我國報關出口的貨物退還在國內各生產環節和流轉環節按稅法規定繳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即出口環節免稅且退還以前納稅環節的已納稅款。作爲國際通行慣例,出口退稅可以使出口貨物的整體稅負歸零,有效避免國際雙重課稅。
簡單點理解,出口退稅就是企業出口的時候,國家返還企業一筆“應繳”稅款,是對企業的稅收減免政策。
(圖源:pixabay)
2019年,財政部在《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公告》中,統一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分兩檔,一檔是13%,一檔是9%。13%的出口退稅率,意味着如果商品含增值稅的價格是113元,出口的時候會返還企業13元,最終出口價格會“變回”100元。9%的出口退稅率同理。
出口退稅的最終結果是政府“補貼”了企業一部分稅,從而讓企業可以以相對低的價格出口,增強了出口部門的價格競爭力,本質是刺激出口的政策手段,代價是犧牲了一部分稅收。
歷史上,每次調整出口退稅,都值得玩味。
據華泰證券整理的出口退稅歷史,過去調高出口退稅,往往對應穩外貿政策,刺激出口;而調低出口退稅,則對應兩種情況,一種是財政壓力加大,一種是緩解和其他國家的貿易關係。
顯然,本次出口退稅並非什麼刺激美國通脹,更可能是應對財政壓力加大,以及緩解和其他國家的貿易關係。
目前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輿論,對中國貿易部門大賺有各種微詞。11月13日據BP社消息,如果中國進出口差額繼續以今年迄今的速度擴大,將達到近 1 萬億美元。
1萬億美元,是歷史新高。站在自己的立場上,這是能力強應得的,站在目前貿易環境下,我們成爲遭受最多非議的顯眼包。
從政策刺激出口的角度來看,出口退稅和貿易順差的擴大步調幾乎完全一致。
據中泰證券統計,2024年出口退稅的進度明顯快於2023年。前7個月退稅規模接近2023年的75%,進度比2023年快了一個月。
從財政的角度看退稅,過去中國的退稅體量一直保持在整體稅收收入的10%左右。
儘管財政部明確表態中國財政空間很大,赤字率還有上升的餘地,但誰都知道,財政的錢,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
(圖源:pixabay)
11月18日,財政部公佈了最新的財政收支數據,數據顯示,前十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4981億元,同比下降1.3%。其中,全國稅收收入150782億元,同比下降4.5%;非稅收入34199億元,同比增長15.3%。非稅收入成了保證政府收入不大幅下滑的主力軍。
財政部公佈的數據,出口退稅格外扎眼。前十個月,出口退稅16958億元,同比增長9.9%。在日子相對滋潤的外貿部門多一點稅收,減少點財政負擔,某種意義上,也是外循環向內循環調整,給內需提供更多的空間和彈藥。
據中信建投統計,本次調整後,每年可減少退稅832億,相當於2023年出口退稅的4.9%。這筆錢看着好像不多,但這裡省一點,那裡省一點,就能聚沙成塔。
11月21日,天風證券發研報認爲,本次出口退稅也許只是一個開始。這個判斷和我們的看法一致,未來可能有越來越多行業,加入到減少出口退稅的隊伍裡。過去的奶爸奶媽,正在變成嚴父嚴母。
長痛不如短痛
調整意在倒逼企業改革?
本次出口退稅受影響最大的兩個行業,一個是鋁製品,一個是光伏。
鋁製品行業的出口退稅調整,從過去的13%一步到位調整到0%。據SMM鋁行業交流平臺11月16日的文章,本次出口退稅涉鋁編碼共計24個,幾乎涵蓋了國內主要鋁型材、鋁板帶箔、鋁製條杆等鋁材產品。
具體規模如下:
據SMM援引海關數據顯示,這24個相關鋁材產品2024年1-9月份出口總量約爲462萬噸,佔國內鋁材出口總量的99%,2023年我國相關鋁材產品出口約516.6萬噸,金額約177.4億美元,佔出口總量的98%。換句話說,本次針對鋁製品行業的出口退稅調整幾乎是全覆蓋。
原本13%的退稅(收益)頃刻之間化爲烏有,資本市場的反應是先跑爲敬。11月18日,A股市場上鋁製品板塊的多數股票均大幅下跌,跌幅超過3%的不在少數。
滬鋁走勢也是放量下跌。
幾乎所有主流分析都認爲,短期來說,出口退稅調整確實會影響出口競爭力,抑制中國鋁材加工企業的出口積極性,但中長期來看,海外鋁材仍然存在供給缺口,中國鋁材競爭力明顯,成本可以轉嫁到海外買家。出口退稅還可以倒逼鋁製品行業朝着高附加值領域進軍,促進結構調整。
11月16日,明泰鋁業在外貿策略交流會中公開表示:中國鋁材加工產能預計超過全球鋁加工產能的 60%,在產業配套、工藝技術、成熟產業工人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國外市場對中國鋁材出口有較大的依賴性,國外鋁加工產能擴建需要較長週期,且無加工成本優勢。公司可依據最新政策,積極與國外客商協商提高鋁材加工費,抵消鋁材出口退稅調整的影響。
通過提價來抵消影響看來是鋁製品企業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如果企業競爭力不足,下游客戶不接受提價,結果顯而易見。未來鋁製品行業最好的可能性是複製鋼材行業的路徑,淘汰一批、集中度上升,走向高端。
據華泰證券統計,自從2015年取消含硼的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鋼材產製品出口退稅率,相關行業的出口先是下滑,盈利能力下降,隨後陣痛消除,最終觸底反彈,出口量再創高峰。
不過,鋼材出口的陣痛期有點長,2020年觸底,歷時5年。
光伏行業也許到了最困難的時候
除了鋁製品,另一個受影響比較大的行業是光伏。據智匯光伏測算,出口退稅率從13%降低到9%之後,企業需要至少提高4%的售價,才能彌補退稅損失。
(圖源:pixabay)
據天風電新測算,以受影響較少的頭部企業阿斯特爲例,受出口退稅政策影響,預計年化稅後利潤3.7億,相當於目前利潤的13%。
其他光伏企業受到的衝擊可能更大。據智匯光伏公衆號,此前有些企業爲了出口,不惜把價格打到低於國內的水平,敢這麼做的原因,就是出口退稅。
據能源一號11月15日的文章,因爲組件價格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國內出口至海外的整體組件金額縮水30%。
11月18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說,2024年前三季度,我國光伏產品(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總額259.3億美元,同比下降約 35.1%。光伏行業虧損面持續擴大,本次行業波動造成的虧損規模遠超以往三次行業波動。
儘管光伏行業此前對出口退稅影響有預期,但政策在如此困難的時候落地,還是超出一些從業者的預期。
和鋁製品行業一樣,11月18日,A股市場光伏板塊遭到重創。東方財富光伏設備板塊單日下跌3.76%,衆多頭部公司跌幅超過5%。
我們此前說過,在目前光伏產能嚴重超過全球需求的背景下,只靠行業自律無法有效出清。儘管出口退稅行業較爲慘烈,也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實際上,光伏產業的出清已經迫在眉睫。別以爲,我們面對的只有美國、印度等相對不友好國家的阻攔,巴西等對中國相對友好的國家,也在加大關稅保護。
(圖源:pixabay)
11月14日,據索比光伏網消息,巴西商務外貿執行管理委員會決定將光伏組件(太陽能電池板)的進口關稅從9.6%提升至25%。該決定於11月13日在官方公報上公佈,並於當日正式生效。
巴西是中國光伏組件出口的第二大市場,佔2023年組件出口份額的12%。據悉,巴西政府的加稅政策,遭到了巴西光伏太陽能協會的強烈反對。該協會表示,巴西國內的光伏組件年產能僅爲 1GW,而 2023年的進口量已超過17GW,巴西國內需求遠超供應能力,加稅會嚴重影響光伏裝機進度。
縱然巴西和中國關係不錯,但巴西政府爲了保護本國製造業仍然採取貿易保護措施。
面對光伏行業的波動,頭部企業也有點手足無措,通威集團原本打算併購行業電池片第五潤陽股份,來一場併購重組大戲。但11月13日,通威突然公告併購可能終止。據公告,截至目前,相關工作尚在進行中,交易各方仍在持續就交易相關事項進行磋商,不排除原交易方案可能存在調整或終止的風險。
通威打退堂鼓的原因,很可能是特朗普當選後要加大對中國企業東南亞產能的出口限制。11月18日,據財聯社消息,光伏史上最大併購案的被收購方江蘇潤陽,在越南的拉晶切片工廠開始進入停產狀態。越南工廠停產之前,潤陽泰國4期組件廠宣佈停工。
(圖源:pixabay)
同花順財經在11月11日報道,潤陽4期組件廠內部文件顯示,生產受相關政策及市場需求影響,目前訂單不穩定,對生產連續性造成影響。此前通威之所以願意併購潤陽,除了政府撮合,潤陽在東南亞等地的海外產能也是重要原因。
現在除了去美國設廠相對穩妥,其他地方的產能充滿了不確定性,有的甚至從香餑餑變成燙手山芋,難怪通威要再想想。
通威併購之難,進一步凸顯了光伏行業目前的困境,不出清不行,出清很痛。
11月20日,在摸底行業成本之後,光伏行業協會歷史上首次給出了光伏產業鏈的成本明細,希望各方以此爲標準制定價格,參與競爭,不要摘虧錢做買賣,強調“堅持技術創新,反對內卷式競爭”。
11月20日,工信部也刊發了修改後《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2024年本)》、《光伏製造行業規範公告管理辦法(2024年本)》,旨在推動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新規範在用電,水耗,資本金比例等多方面提高了門檻。
即便如此,目前最樂觀的估計是,改變光伏虧損現狀也要到2025年二季度。高盛預計,隨着供應減少,產業鏈價格可能反彈5%-10%。
反彈之後呢?如果行業龍頭們,看到盈利前景再度可期,又按耐不住內心的慾望,屆時可能會有更大的麻煩。
(圖源:pixabay)
世界已經變了。過去,我們用經濟性解釋世界,勸慰自己,只要我們夠便宜,別人有需求,就不怕加稅。現在,幾乎所有國家都在強調本土製造,本土生產,經濟性讓位給本土性。
想當然的膠柱鼓瑟,不僅無助於解決問題,還會掉進自己給自己製造的思維陷阱。
924刺激以來,不少人每天都在翹首盼望新數字,這樣的期待不解決問題。11月9日,劉世錦在財新峰會上說的,“現在有一種傾向,是談‘刺激’多、談‘改革’少。我認爲朝這個方向走下去,我們面臨的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如果刺激能解決根本問題,也不會有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