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3億人次,“流動的中國”活力滿滿
原標題:超23億人次,“流動的中國”活力滿滿
2025年綜合運輸春運工作專班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8天(1月28日至2月4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23億人次,具體爲230684.5萬人次,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持續保持高位運行。
超23億人次的背後,是交通網絡更加完善。我國幅員遼闊、人口衆多,春運這一動輒以億爲單位的人員流動,跨度之大、強度之高世所罕見。人暢其行、貨暢其流背後,是交通強國建設的“進度條”不斷刷新,運力閾值不斷創造新紀錄。2024年,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車,池州至黃山等高鐵建成投運,蘭海、銀昆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實現貫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總里程超600萬公里,中國高鐵、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成爲亮麗的“中國名片”。路網規模和質量的重大躍升,拓展了客運通達性和覆蓋面,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縣城,人們都能在家門口附近找到通往全國各地的交通樞紐,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羣衆出行條件,爲“全球最大規模的年度人員遷徙”提供有力支撐。
超23億人次的背後,是出行體驗更加美好。春運所承載的是一種情感、一種期待,出發與抵達的背後,涌動着人們對團圓的期盼與渴望。爲了保障人民羣衆“走得了”更“走得好”,相關部門查缺補漏、補齊短板,讓春運服務更加人性化、便利化、智能化。比如,多地“空鐵聯運”提檔升級,讓旅客不再爲趕車趕飛機而焦慮;北京、杭州等地機場應用民航A3級認證的毫米波人體成像安檢儀,旅客平均人身安檢時間可以從30秒縮短到15秒;鐵路12306推出學生和務工人員預約購票服務功能,讓購票更便捷;各地鐵路加大運力投放,大量夜班高鐵加開,全天候飽和式運營……想旅客之所想、急旅客之所急,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優質服務,努力爲旅客鋪就溫暖的出行之路。
超23億人次的背後,是出行安全更有保障。春運關係着億萬家庭新春團圓,平安出行、順利出行是民之所望、心之所向。面對春運期間龐大的客流量,各地各相關部門、運輸企業等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有效應對可能出現的雨雪冰凍、寒潮大風、團霧濃霧等惡劣天氣,全力以赴維護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秩序。在廣東,交警推出“一堵點一方案”,針對全省121個易擁堵點段實施精細化管控,設立14個省級、71個市級春運執勤服務點;在湖北,武漢海事局持續推進各類志願服務,增強轄區羣衆和到港船舶的安全意識,傳遞安全理念與新春祝福;在海南,瓊州海峽推行車輛全預約過海制度,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在春運這場年度大考裡,從工作人員到志願者,全社會合力跑好一棒又一棒,用心用情守護歸途的每一程,爲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羣衆平安祥和過節提供堅強有力的服務和保障。
一年春運一年新,一路春色一路景。繁忙有序的春運,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一個充滿活力的“流動中國”,必將迸發出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在暖意融融中積蓄能量,開啓新一年的夢想與希望。(陳長)
來源: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