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000億元!銀行密集發債“回血”

本報記者 慈玉鵬 北京報道

《中國經營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4月23日,今年銀行已發行二永債(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共計3770億元,同比增長46.97%。其中,銀行共計發行二級資本債2740億元,永續債1030億元。另外,今年已有多家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申請獲批,截至4月23日,今年累計獲批發行規模超過1000億元。

記者採訪瞭解到,當前銀行業面臨內源性資本補充能力下滑與資本消耗因素並存的局面,導致整體資本補充壓力持續加大,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發行需求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不能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所以核心一級資本補充問題更需關注,近幾年來商業銀行加大力度穩經濟,保持較高貸款增速,未來或出現不良貸款一定程度反彈,銀行需保持充足的撥備和資本緩衝。

二永債發行規模同比升高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23日,今年共有6家銀行發行11只二級資本債,發行額度共計2740億元,同比提升10.66%,債券評級均爲AAA。同時,11只二級資本債加權平均利率爲2.76%,相對去年同期降低1.03個百分點。

截至4月23日,4家銀行共發行1030億元永續債,而去年同期銀行發行永續債共計僅90億元;從利率來看,截至4月23日,銀行發行永續債加權平均利率爲2.64%,低於去年同期4.68%。

同時,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申請獲批。據記者統計,累計獲批發行規模超過1000億元。例如,4月中旬,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廣發銀行發行資本工具的批覆,表示同意廣發銀行發行760億元的資本工具,品種爲二級資本債券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永續債)。

東方金誠金融業務部助理總經理王佳麗告訴記者:“當前,銀行業正面臨內源性資本補充能力下滑與資本消耗因素並存的局面,導致整體資本補充壓力持續加大。一方面,由於淨息差持續收窄,銀行通過日常經營活動積累資本的能力減弱。另一方面,銀行業在積極響應政策導向和市場需求,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的同時,也不得不應對不良資產處置所帶來的額外資本消耗。”

王佳麗表示:“面對金融領域中不斷增長的信貸投放需求、嚴格的監管合規標準以及對風險儲備的強化要求,銀行依靠留存利潤與超額貸款損失準備等內部資源進行資本補充的方式可能難以充分應對資本需求,故採取發行二級資本債或永續債等外部融資途徑或通過募集股份等方式申請增加註冊資本,成爲當前形勢下更實際的資本增強解決方案。”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廷辰告訴記者:“當前銀行業面臨資本補充尤其是核心一級資本補充的壓力。通過發行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可以提升資本充足率,但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不能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趙廷辰表示,目前最需要關注的是核心一級資本可能不足的問題。一是資本充足率指標下降。根據2023年上市公司年報,主要受息差收入減少因素影響,包括多家國有大行在內的近四成上市銀行出現核心資本充足率下降問題,部分股份行目前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指標超過監管紅線已不足1個百分點。二是要爲未來可能出現的不良貸款預做準備。近幾年來商業銀行加大力度穩經濟,保持較高貸款增速。從歷史經驗來看,貸款投放提速後1—2年間,有可能出現不良貸款一定程度的反彈。目前市場預期仍然偏弱、總需求相對疲軟,要前瞻性地爲未來不良貸款的升高做好準備,這就需要保持充足的撥備和資本緩衝。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債券信息網發佈公告顯示,2024年,中國銀行、民生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15家商業銀行面臨永續債贖回,合計規模近5700億元。這是商業銀行自2019年發行永續債以來,首度贖回該類債券。

興業固收研報顯示,分債券類型來看,銀行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2024年到期規模(考慮行權)相當,2024年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的到期(考慮行權)規模分別達5497.5億元和5696億元。分銀行類型來看,國有大行、股份行將面臨較大的到期壓力。具體來看,國有大行、股份行和中小銀行2024年到期的二級資本債規模分別達2900億元、1200億元和1397.5億元,分別佔比53%、22%和25%;2024年到期的永續債規模分別爲3200億元、2350億元和146億元,分別佔比56%、41%和3%。

發展資本節約型業務

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示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末,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爲10.54%、一級資本充足率爲12.12%、資本充足率爲15.06%,相較於2022年分別下降0.2個百分點、0.18個百分點、0.11個百分點。

王佳麗認爲,銀行降低資本補充壓力可有多種方式:一是優化資產結構與風險偏好。通過調整信貸投放策略,重點支持風險權重較低、資本消耗較少的優質客戶和項目,同時審慎控制高風險領域的信貸投放,以降低風險加權資產總量,減輕資本壓力。二是提高運營效率與盈利能力。通過精細化管理、成本控制、產品創新和服務優化等手段提升營業收入,同時有效管理資金成本,儘可能擴大淨息差,增強內源性資本補充能力。三是加強風險管理與資產質量管控。強化貸前審查、貸中監控和貸後管理,及時識別並有效化解風險,降低不良貸款生成率,減少不良資產處置對資本的消耗。同時,提高撥備覆蓋率,增強風險緩衝能力。四是靈活運用資本補充工具。靈活運用可轉債、二級資本債、永續債進行資本補充,探索發行其他創新型資本工具,豐富資本補充手段。五是開展資本節約型業務。發展中間業務、輕資本業務等,這些業務對資本消耗較小,能夠提升非利息收入佔比,有助於緩解資本壓力。

趙廷辰告訴記者:“銀行補充資本主要有幾種途徑。一是依靠利潤積累。這是成本最低的資本補充方式,但目前受淨息差收窄、銀行利潤增速放緩等影響,利潤積累補資本途徑面臨挑戰。二是通過新股上市或股票增發再融資,這也可以補充核心一級資本。但目前上市銀行數量比較有限,大量中小銀行未能上市。而且股市相對低迷,上市銀行還普遍面臨股價跌破每股淨資產的問題,發行股票融資的效率較低。三是發行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雖然可以提高資本充足率,但不能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對中小銀行而言,當前關鍵是應立足服務本地區實體經濟的初心和本業,切實提升競爭力和風險防控能力,切忌盲目擴張,在提升自身經營業績上面下功夫,通過利潤積累來補充資本。而且只有保證良好的收益水平,才能爲其未來發行股票或債券補充資本奠定堅實基礎,股票或債券發行才能得到市場認可。同時,也可爭取當地政府或股東注資,以此提升資本充足率。”

中小銀行如何應對資本補充壓力?王佳麗建議,中小銀行首先應致力於強化內部構造,優化公司治理體系,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提升其在金融市場中的公信力,從而降低資本補充工具的發行難度,爲多元化資本補充路徑的探尋創造有利條件;其次,銀行還需與監管機構及投資者保持緊密的溝通交流,實時掌握當下市場資本補充工具發行的態勢與瓶頸,以便作出適時調整與應對;再次,應完善中小銀行專項債項目的審批流程、發行融資、資金使用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爲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提供有力支持。

(編輯:朱紫雲 審覈:夏欣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