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的身上,有一種獨具特色的本領,在王陽明曾國藩身上很明顯

失敗者的身上,都有相同之處,就是搞不定人、事、物。

成功者的身上,都有一種獨具特色的本領,就是能搞定自己。這一點,在王陽明、曾國藩的身上很明顯。

1

我們先來說說曾國藩是如何走上成功之路的。

曾國藩進入官場的時間,和我們今天相比,已經很晚了,他28歲考中進士,被欽命爲庶吉士,進入翰林院實習3年後,於30歲正式進入官場,成爲翰林院裡的一名從七品檢討。

從曾國藩獲得第一個官職的情況來看,他的起點還是比較高的。

和曾國藩一起在翰林院實習的庶吉士,一共有5人,但是,僅僅只有曾國藩被留在翰林院,並且獲得了一個實缺。

清朝時期,官員的編制並不多,導致實缺很少,因此,很多進士進入官場後,獲得的都是不拿任何俸祿的候補職位。

當時,除了曾國藩外,其餘人獲得的都是候補職位,比如,後來和曾國藩作對的江西巡撫陳啓邁,被分配到江西時,就是一名候補知縣。

曾國藩的起點雖然高,但京城畢竟是大員雲集的地方,像他這樣的七品小官,很難有出頭之日。

曾國藩沒有爲官經驗,他始終覺得,只要自己努力、勤奮,就可以得到上級領導的器重和提攜。

這是焦點向外的一種生存模式,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他人的認可,但事實上,在官場上,這種方式根本沒有任何作用,更多人看到的是利益和價值。

曾國藩沒有任何背景,能有什麼價值?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在意你是誰,他人看到的永遠是你的價值。

正是悟到了這一層後,曾國藩纔開始通過不斷拜師學藝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價值,並受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影響,立志做一個“內聖外王”的人。

有了志向後,曾國藩再也不會在意他人的看法了,他甚至拒絕參加同事們舉辦的一切宴席。這就是自信,只要我的內心強大,有人生的目標,得罪了全世界又算什麼呢?

曾國藩鮮明的個性,加上自己的學識,最終引起了首輔大臣穆彰阿,以及道光皇帝的關注,走上了人生中的輝煌時刻。

2

我們再來看看王陽明走向成功的方法。

王陽明從京城被貶謫到偏遠的貴州龍場驛,成爲一名驛丞後,其前途基本上也就終極了。

按照大明王朝的官制規定,貶謫期限雖然是3年時間,但如果沒有人提攜和保舉,也就沒有晉升之路了。

王陽明雖然出身官宦之家,他的父親是狀元,可是,王陽明得罪了把持朝政的宦官後,他的父親也受到了牽連,自身難保,又怎能幫助王陽明呢?

從當時的環境來看,凡是被貶謫到貴州龍場驛的官員,沒有任何一個人得到重用。王陽明前往龍場驛時,該驛站已經成立一百多年了,在無數的驛丞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被載入歷史。

在龍場驛,王陽明有兩個選擇:一是像以前的驛丞一樣,默默無聞,自生自滅;二是搞定自己,讓自己成爲一個人物,然後走出龍場。

第一種選擇是消極、頹廢,只需要接受現實即可;第二種選擇是積極適應環境,讓自己變得強大、堅韌不拔。

王陽明無法搞定任何人、事、物,才讓自己到了龍場。既然搞不定他人,爲何不搞定自己呢?

正是在這樣的心理對話中,讓王陽明悟出了“心即理”的心學思想,並在講學的過程中,逐步引起貴州高層官員們的關注,將他請到貴陽書院講學,從此開始他輝煌的一生。

從王陽明和曾國藩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凡是成功者,都是從認識自己、搞定自己開始的,這是一門本領,掌握後,自然就會走向成功。

關於曾國藩、王陽明的更多內容,在我的“專欄”中有詳細講解,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參考資料:《王陽明全集》、《曾國藩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