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巡禮-南充涼粉 軟嫩香辣 張飛牛肉色澤棕紅川菜必搭保寧醋

做好的大塊涼粉,要用漏孔鍋勺刮成條狀,再置入碗中隨意搭配調料。攝影/記者戴孟錚

拌好的川北涼粉,色香味俱全,令人看了食指大動。攝影/記者戴孟錚

鍋盔夾川北涼粉,對嗜涼粉的四川人來講,好吃不輸夾厚牛肉的漢堡。攝影/記者戴孟錚

保寧醋摻有宮廷秘方,並使用松花井水,才創造出特殊風味。攝影/記者戴孟錚

廚師切張飛牛肉時用厚背菜刀,刀法也相當豪邁。攝影/記者戴孟錚

張飛牛肉色澤棕紅,肉質有勁道,但不會幹、柴。攝影/記者戴孟錚

保寧醋。(取自官網)

南充市位於四川省東北部、嘉陵江中游,轄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5個縣(西充縣、南部縣、蓬安縣、營山縣、儀隴縣),代管閬中市。南充市對臺灣人可能有點陌生,但提到南充美食可是赫赫有名,「川北涼粉、張飛牛肉、保寧醋」皆有上百年曆史。

川北涼粉的傳統制作技藝已列爲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北涼粉飲食文化起於東漢末年,當時的安漢縣也就是現今的南充市,在嘉陵江碼頭邊,有2個涼粉棚,大棚姓薛,人稱「薛涼粉」;小棚姓謝,稱作「謝涼粉」,大棚經營冷吃旋子涼粉,小棚經營熱食片子涼粉。兩家涼粉、冷熱有別、形狀各異,但一樣的綿軟細嫩,爽口宜人,一樣的微辣鮮香,回味無窮。之後薜家婆媳與謝家父子兩家涼粉店結爲親家,兩家涼粉作法合流一處,以謝氏涼粉爲主。

謝氏涼粉曾獻劉備

謝氏家譜記載,三國蜀漢時巴西郡太守張飛,吃到涼粉讚不絕口,一連吃了3碗,之後更將謝氏涼粉作爲美食貢品敬獻蜀漢皇帝劉備。謝氏涼粉至此家傳提煉、口傳身教,歷經28代傳承至清末謝天祿光大門戶。坊間流傳一句順口溜:「川北涼粉嫩又香,一天三遍吃不傷」,傳統吃法爲鍋盔夾涼粉,鍋盔麪皮香脆,配上散發紅油香氣的涼粉,麻而不辣的口感,價格經濟實惠,因此廣受市井小民的喜愛。

「張飛牛肉」產於閬中市,在清代乾隆年間就遠近馳名。營銷總監蔡可表示,之所以被稱之爲「張飛牛肉」,是因早期牛肉經醃漬後,會塗抹百草霜(即鍋煙灰)防腐,外觀特徵爲「表面墨黑、內心紅亮」,恰好和猛將張飛的形象相似。

另有一說,是張飛打勝仗後,犒賞衆將士特別滷製的牛肉,麾下士兵吃過都大讚「張飛牛肉好吃!」演變流傳至今,成爲現在大家口中所說的張飛牛肉。

醃漬牛肉源自回族

閬中地區民族多元,張飛牛肉其實源自於境內回族居民的醃牛肉,現在的張飛牛肉已經不再使用百草霜防腐,採用現代技術保留醃漬風味,牛肉表面爲棕紅色,切開後肉質紋絲緊密,不幹、不燥、不軟、不硬,食之鹹淡適口,宴席配餐,伴酒佐餐均宜。

中國有四大名醋,「保寧醋」爲其一,相傳釀酒祖師杜康,陰錯陽差將酒釀成了醋,杜康之子黑塔認爲,醋也應與酒相同,賦予專有名詞,由於杜康是在當月的21日酉時發現,「廿一日」也就是醋字的右半邊,即今醋字的寫法。杜康同時是釀酒跟釀醋業的祖師爺。以地名命名的保寧醋,史書上記載緣起於1618年,明末清初,宮廷釀醋師索義廷爲避戰亂來到閬中,接手閬中的秦家醋房,將宮廷釀造秘方,加入保寧醋的釀造技術中,並採用白叩、枸杞、砂仁等幾十味的中藥材,並採用閬中本地的小麥、大米,取蟠龍山松花井水釀造而成。

松花井水釀醋必用

保寧醋色澤棕紅、酸味柔和、酸香濃郁,具有殺菌、防感冒、開胃健脾、清新益肺、降血壓、增食慾的功效,還有「離開保寧醋,川菜無客顧」之說。保寧醋於1915年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後一鳴驚人,目前保寧醋遠銷歐美、東南亞等14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