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陽建區三十年,老照片裡的時光回溯(上篇)
城陽,一座名字裡充滿陽光,空氣中瀰漫芳香的城區;一座文化千年傳承,新城青春正茂的城區。山的靈秀與海的深邃在此交融,陽光與溫暖在此播撒。
三十年前,青島市轄區調整,雖然撤銷了臺東區與滄口區兩個老區,不過也同時多出了一個嶄新的行政區,這就是城陽區。
1994年4月23日,國務院批覆設立城陽區。1994年6月9日,青島市城陽區正式成立。今年是城陽建區30週年,讓我們透過一張張珍貴照片,回眸城陽滄桑的的歷史,記錄新城騰飛的時刻。
城陽,文化底蘊深厚,地膏氣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便是先民居住勞作的樂土。千百年滄海桑田,在這塊美麗、富饒、山海平原渾然一體的古老土地上,先民們創造出許許多多的奇蹟,演繹出光輝燦爛的文明史,爲城陽人民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和寶貴的財富。
不其城復原圖
東漢時不其縣略圖
城子遺址
城子龍山文化遺址,位於城陽街道城子社區東北約百米處,原爲古不其城的東北角,俗稱"東城頂"。遺址發現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從地表淺土層中陸續採集到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
收藏於日本東京大學的城子遺址出土文物
童真宮衣冠冢,位於惜福鎮街道傅家埠社區南童真宮內,墓高3米許。清乾隆年間置墓碑一座,高約2米,碑文“敕封后漢不其尹童府君之墓”,是爲紀念東漢不其縣令童恢而鑄。
財貝溝東周墓羣遺址
城陽,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6000年以前,城陽就是龍山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也是青島歷史較早見於文獻記載的重要區域。上古爲東夷之邦,夏商屬萊夷之地,屬青州,西周屬夷國;先秦歸齊屬。秦朝始建置不其縣,屬膠東郡,縣城建在今城陽、城子、寺西村一帶;西漢時期,改屬琅琊郡不其縣;東漢建武中期,改屬東萊郡不其縣;北齊廢除不其縣,劃入光州長廣郡長廣縣;隋朝析不其縣地重建即墨縣城(即今即墨市老城區),屬東萊郡;唐朝屬河南道萊州(東萊郡)即墨縣;宋朝爲京東東路萊州即墨縣;
清同治癸酉版《即墨縣誌》載村莊示意圖
河套山角村西北的明代烽火臺遺址
傳說原東海中有洪州,因海水上漲,洪州沉入海底,洪州人西遷而立膠州。並且還流傳有這樣的一段順口溜:“洪水淹了滄州城,立了洪州;淹了洪州城,立了膠州。”這個所謂的洪州城遺址就在今天的青島市城陽區紅島街道東大洋東側的冒島。
女姑口位於城陽區流亭鎮的女姑山村西,白沙河由嶗山天乙泉發源,至女姑山口處入膠州灣。女姑山,海拔59.2米。相傳,先秦時期,山上就有“老姑祠”,以供奉“女姑”。據道教傳說,所謂“女姑”是得道的趙公明之妹。在山之周邊,漸漸形成東女姑山、西女姑山、王家女姑、李家女姑、邱家女姑等村落。
清末,城陽境域屬即墨縣;1897年,德國侵佔青島後,白沙河以南及紅島等地劃入德國租借地。1914年,日本戰勝德國而代之。1929年,屬民國南京政府青島市,白沙河以北仍歸屬即墨縣裡仁鄉、仁化鄉。
1914年,日德戰爭中被德軍破壞的城陽鐵橋。
1914年的狗塔埠飛機場
狗塔埠飛機場位於白沙河南岸狗塔埠(今紅埠)村東南,1914年日本戰勝德國佔領青島,在狗塔埠村西南佔用兩個場院,修整壓實後作爲機場使用,停靠兩架直升機,1922年飛機撤出,機場棄用。
這是收藏網站上的一張老照片,1929年山東省即墨縣城陽鎮的客運馬車和貨運馬車。
法海寺舊影
法海寺位於石門山西麓,夏莊街道辦事處源頭社區東,始建於北魏,因紀念創建該寺的第一代方丈法海大師而得名,是青島地區最古老的一處佛教寺院。現存法海寺是民1934年重修後的規模格局。1982年被列爲爲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重新對寺廟進行修繕,2001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
1935年的千手佛廟(北齋庵)
北齋庵位於東流亭村南、白沙河北岸高埠上,俗稱千手佛廟,又稱菩薩廟、古觀音寺、南廟。
1930年,沙河水源地西廠老泵房。
1930年6月14日,膠濟路女姑口鐵橋落成通車典禮。
1931年12月,沈鴻烈任青島市市長,報請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批准,將原屬即墨的嶗山(王哥莊、北宅、夏莊、惜福鎮等地)劃歸青島市管轄,其餘部分仍屬即墨縣。至此,整個嶗山區域全部歸青島市轄治,爲嶗山旅遊的開發和經營管理奠定了基礎。
1932年,青島設立鄉區建設辦事處,圖爲夏莊建設辦事處。
1932年4月,青島市先後在李村、滄口、九水、陰島、薛家島五處設立鄉區建設辦事處,成爲青島市行政編制中一種特設之機關。
1933年西小水小學新建校舍
1934年法海寺小學新建校舍
1934年趙哥莊小學新建校舍
1934年仙家寨小學新建校舍
1934年黃埠小學新建校舍
1934年夏莊小學新建校舍
1934年12月1日,仙家寨附近各學校舉行軍訓會操,實時屬滄口區管轄。
倖存的溝崖小學舊址
保留下來的傅家埠小學舊址
1939年,陰島(紅島)鹽田。
紅島的漁鹽發展有5000多年曆史,是中國海鹽生產的發源地。日本兩次侵佔青島期間非法侵佔陰島鹽田,對中國的經濟和礦產進行瘋狂地掠奪。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的女姑口火車站
女姑口站距離青島站25.7公里,1899年9月23日,青島至濟南的山東鐵路(膠濟鐵路)自青島和膠州兩地同時開工,採取建成一段通車一段的方法。1901年3月修建至城陽後,同時在滄口與城陽之間設立了女姑口車站,是其中的四等站。
城陽火車站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的城陽火車站
城陽火車站位於城陽河的左畔,是青島最小的火車站,距離青島站31公里,是即墨始發山東各地鐵道的重要樞紐,也是山東鐵道沿線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1942年的流亭集
流亭集市始於明朝萬曆七年(1579),至今已有 400 餘年歷史,至清末和民國時期,已形成繁榮一方、輻射幾十裡的規模。1928 年《膠澳志》記載:“流亭集市以農曆逢一、六爲集日,利用流亭村外河灘集會,每年共 72 場集市,周邊四村八疃、十里八鄉趕集的人皆彙集於此。其買賣之繁盛,可謂規模宏大。”
1942 年的流亭千手佛廟山會建材市
1942年白沙河上的洗衣婦
1945年10月1日,美軍航拍的膠州灣內第一大島——陰島,後來改稱紅島。照片可見,紅島當年真的是島,現在的紅島由於不斷填海,已經與大陸相連,變成了半島。
夏莊警察分局李村河水源地派出所
1949年6月青島解放後,境域分屬嶗山行政辦事處和即墨縣管轄。 1961年10月起統屬嶗山縣管轄。
解放軍攻克鐵騎山
丹山戰鬥前我軍參謀人員觀察地形
解放軍攻下丹山嶺在山北頭向安樂方向逃跑的頑敵開火。
1949年5月31日,解放軍取得青即戰役的勝利,通過流亭橋,進入青島市區。
1959年底,市區北部南北向交通幹線竣工通車。因連接四方小村莊與城陽白沙河(流亭河),故被命名爲小(小村莊)白(白沙河)幹路。
城陽石拱橋
城陽石拱橋 是濟青路跨越墨水河大橋。位於城子村北、老石橋下游,是青島近郊所建的第一座石拱大橋。1961年6月建成。橋長107米,高6米,淨寬9.1米。7孔,每孔跨徑12米。
1965年,嶗山縣在城陽小寨子大隊召開全縣科技幹部會,交流經驗。
1965年,山西省昔陽縣大寨村黨支部書記陳永貴及山西省晉中專區農業參觀訪問團,來到嶗山縣城陽公社小寨子大隊參觀。
1972年,西哈努克親王一行專程來到丹山生產大隊參觀,丹山因盛產蘋果遠近聞名。每年到了蘋果上市季節,外地客商都會到這裡採購蘋果。圖爲西哈努克在丹山品嚐新鮮的水果。
1975年,嶗山夏莊公社駐軍和當地村民開展“擁政愛民”活動。
1976年1月5日,河套公社文藝宣傳隊在1號水庫工地演出。
1982年8月5日,青島流亭國際機場前身——中國民航青島站正式復航,掀開了青島民用航空運輸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1985年的城陽汽車站
城陽交通管理所
1987年3月4日,棘洪灘鎮召開棘趙公路開工建設誓師大會。
1988年年底竣工的青島民航機場候機樓,造型別致。
1989年12月,青島市公交公司117路公交車開通。
1988年11月,嶗山縣撤縣設區,城陽區域改屬嶗山區。
流亭立交橋於1989年4月28日開工,1991年6月22日通車。是青島的“北大門”,也是濟青、煙青公路的交匯點,承擔着極其重要的交通運輸任務,也是青島市的重要形象窗口。
1991年的青島流亭機場
時光荏苒,不知不覺中,城陽區已經成立三十年了。年輕的城陽,卻有着人文底蘊深厚的悠久歷史。一張張珍貴圖片,見證着城陽曆史的過往,一幀幀難忘瞬間,記錄着這片熱土的巨大變遷。
明日請繼續欣賞《城陽建區三十年,老照片裡的時光回溯(下篇)》
本組圖文編輯參考源自城陽區情網、陽光城陽、城陽檔案館、城陽融媒、半島都市報、青島早報、青島市志等;感謝網友“澗中細流”、秦寶先生等的支持;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衆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