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之光在這裡匯聚(新春走基層·探訪新質生產力)

來源:人民日報

來到武漢光谷,總在不經意間被衆多的創新之光驚豔。

步入湖北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武創院”)展廳,高精密運動控制器、電站巡檢運維機器人、微創心肌旋切系統……一系列科技成果讓人目不暇接。

“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我們這裡考察,勉勵‘要增強自信、志存高遠。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回憶起當天的場景,武創院院長助理王慧中依然心潮澎湃。

武創院是一家新型研發機構,是連接科研與市場、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產業創新平臺。

看成果、談合作、學經驗,臨近春節,王慧中日程滿滿當當。王慧中分享了一個好消息:由武創院支持轉化的暴發性心肌炎精準診斷試劑盒項目已經啓動臨牀試驗,今年有望上市。

原來,經過多年臨牀摸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教授汪道文開發出暴發性心肌炎診療方案,他想把科研成果做成產品、造福更多人,卻因屬於早期項目,投資機構介入意願不高。

武創院如何打通堵點?

“創新資金支持模式,我們通過‘撥轉股’方式,以‘共投共擔’,破解了當時的融資難題。”王慧中道出其中原委,這正是武創院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營的靈活機制的體現。

依託武創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圍繞光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整合各方資源,從“新”出發、向“新”突破,武漢光谷推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

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基礎研究是源頭活水。

光學氣體傳感器,拇指大小,業界把它叫作“光子鼻”。顛覆傳統電學傳感器的路線,“光子鼻”通過操控光來實現檢測,能精準“嗅”出10多種混合狀態氣體,還能準確給出每一組分的濃度,在半導體、能源裝備、機器人等領域都可大顯身手。

去年底,光谷從事光學氣體傳感器研發的易飛團隊與一家智能製造企業達成合作協議。目前,團隊正根據對方需求,對傳感器進行改進、優化。

易飛說,經過近20年鑽研,他和團隊“吃透”了光學氣體傳感的機制。

提升原始創新策源能力,2021年以來,10個湖北實驗室先後掛牌,多個大科學裝置緊鑼密鼓推進,新質生產力的底座更加堅實。

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也必須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華工科技智能製造未來產業園半導體工藝實驗室內,約20分鐘,一片碳化硅晶圓被激光切割完畢,蜿蜒度在5微米以內。

“切割晶圓的強大工具,是我們自主研發的第二代國產化激光晶圓隱切設備。1月初這臺設備完成中試驗證,即將發往半導體客戶驗證,離規模化量產就差最後一步。”華工激光半導體產品線總監黃偉臉上透着攻堅後的喜悅。

高端晶圓激光切割設備、第三代半導體晶圓激光退火設備……以激光爲利器,科研人員向化合物半導體領域發起攻關,不斷取得多項“首創”。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技要打頭陣。“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我們將再接再厲,奮力拼搏。”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說。(記者 喻思南 範昊天)

《人民日報》(2024年01月20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