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時評】拿起商戶商品就走?城管“嚇唬式”執法不可取
被拿走的禮盒可能價值有限,但執法人員“瓜田李下”毫不避嫌,強行拿取商戶商品,擋都擋不住,難免令人產生“吃拿卡要”、仗勢欺人的聯想。相比出店經營、亂擺亂放等亂象,這種執法“0元購”亂象,危害更大,影響更惡劣。
監控視頻顯示,涉事執法人員下車後,徑直走向商戶門口,拿起一盒商品就走,商家上前制止被無視。從這種簡單粗暴的行爲看,這根本不像是執法,更像是強拿硬佔。據網友爆料,涉事執法人員還在隔壁店鋪拿了幾包檳榔。
工作組的調查重點有兩個,一是界定“拿取”行爲的性質。究竟是不當執法還是“吃拿卡要”,要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二是確認這種不當行爲的持續時間。據發佈視頻的網友稱,涉事執法人員經常拿商戶東西已經有兩年了,這種情況是否屬實,也應徹查。
值得一提的是,在通報發佈前,當地鎮政府綜合執法部門工作人員給出的說法令人費解、錯愕——執法人員曾多次督促商戶不要出店經營,但警告多次都沒用,於是拿走商戶的商品“嚇唬嚇唬”,結果造成了誤會。用“嚇唬”之說迴應公衆,不僅蒼白無力,還有強行狡辯、洗白之嫌。
現實中,“吃拿卡要”屢禁不止,個別執法人員憑藉手中的管理權、執法權等,不管羣衆願意與否,強拿硬佔羣衆的物品,羣衆多數情況下雖不情願,卻敢怒不敢言,影響極壞。
如果楊某某的行爲確屬“白拿”,借執法之名謀取私利、欺壓商家,那麼其行爲不僅吃相難看,更踐踏了法紀底線,玷污了執法者的形象和公信力,理應嚴懲不貸。雖然事件曝光後楊某某付了錢,但這並不影響對其行爲性質的認定。
如果楊某某的行爲屬於執法不文明、不規範,相關部門在依法依規依紀嚴肅處理的同時,也應吸取教訓、舉一反三、深入整改,建立健全完善的內部監督體系,提升執法人員規範、文明執法水平,杜絕這種容易引人誤解的行爲再次出現。
總之,無論是“白拿”還是執法不規範,楊某某的這種行爲都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警惕。期待有關部門在全面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儘快拿出一個權威、明確的說法,給社會一個交代。
作者 陳廣江
責任編輯 呂世成 陳潔
責任校對 楊颺
主編 嚴雲
終審 編委 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