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方治療慢性蕁麻疹,效如桴鼓

慢性蕁麻疹在中醫學屬於“癮疹”“風疹”等範疇,臨牀表現爲侷限性風團驟起驟消、不留痕跡,反覆發作,瘙癢劇烈。

本病多從風寒、風熱、陰血不足論治,近現代醫家認爲其難治在於夾雜虛、瘀、毒。

在臨牀上跟診中發現,除上述因素外,部分難治性蕁麻疹還與虛陽外越有關。

虛陽外越,是陰虛火旺的進一步發展,在陰虛火旺的基礎上出現寒熱錯雜的表現。

陰虛火旺表現主要是形體消瘦、五心煩熱、咽喉乾燥、頭暈目眩、潮熱盜汗、小便黃赤、大便乾燥 、舌紅少苔或無苔。

此證進一步發展就會發展成虛陽外越,其表現主要是五心煩熱進一步加重,出現全身燥熱、盜汗虛汗出甚,甚至汗出如油。

潛陽封髓丹是由潛陽丹、封髓丹兩方組成,潛陽丹乃鄭欽安親擬的扶陽方,由附子、砂仁、龜甲、甘草組成。

潛陽丹主治“頭面忽浮腫、色清白,身重欲寐,一閉目覺身飄揚無依者。”

封髓丹首見於元代許國禎的《御藥院方》,由黃柏、砂仁、甘草組成,“能治一切虛火上衝”,二者皆爲“納氣歸腎之方”。

鄭欽安常將兩方合用,治療虛陽上越之病證。

後世醫家吳佩衡主張將兩者合方稱之爲潛陽封髓丹,此方有引火歸元、溫陽潛陽之效。

現臨牀習用的潛陽封髓丹組方如下:

制附片100克,炙龜板15克,砂仁10克,炒黃柏4一10克,肉桂15克,細辛6克,骨碎補15克,白朮15克,生龍牡各20克,紫石英20克,灸甘草10克。

在臨牀跟診中發現,此方從陽虛論治慢性蕁麻疹,效如桴鼓。

男,42歲,因“全身反覆風團瘙癢1年”於2019年3月5日來診。

訴1年來,全身反覆出現淡紅色風團,時起時消,瘙癢明顯,口服抗過敏西藥後稍緩解,但反覆發作,難以忍受。

現症見平素疲憊乏力,易睏倦思睡,喜躺臥,睡眠差,入睡困難,飲食一般,大便幹,舌尖紅、苔薄白而潤,脈微細。

西醫診斷:慢性蕁麻疹;中醫診斷:癮疹,陰虛火旺證。

方以潛陽封髓丹加減治療。

方藥組成:附片25g,砂仁15g,醋龜甲8g,黃柏15g,龍骨30g,牡蠣30g,茯苓10g,白芍10g,白朮12g,生薑10g,炙甘草12g。

7劑(顆粒劑),每天1劑,早晚開水沖服。

3月12日二診:瘙癢較前減輕,疲憊緩解,大便好轉,舌水滑。

繼守前方,附片加至30g,生薑加至15g,續服7劑。

3月19日三診:風團瘙癢明顯緩解,大便偏幹,在二診方的基礎上加銀柴胡、烏梅各10g,續服14劑。

後繼守此方加減治療,續服1個月。隨訪,患者訴風團瘙癢未再發作。

本案患者平素睏倦思睡,喜躺臥,加之脈微細,符合少陰病提綱之“脈微細,但欲寐也”,故考慮少陰陽氣不足。

患者長期失眠,此乃腎水不能上濟心火,以致離火不降。

離火外越,灼傷陰血,故出現舌尖紅、大便乾等陰虛火旺之象。

故首診予以潛陽封髓丹加減,重用附片,一則溫脾腎之陽,二則引虛陽下歸於腎,即潛陽。

患者睡眠欠佳,酌加龍骨、牡蠣鎮納浮陽,且有重鎮安神之效。

患者苔薄白而潤,提示中焦有寒溼蘊結,《素問·至真要大論》雲:“諸溼腫滿,皆屬於脾”,故加白朮、茯苓、生薑健脾燥溼。

與附片溫陽之力相合,其除溼利水之效大增。

更加入白芍合而爲《傷寒論》治療少陰病之大法真武湯,白芍一能柔肝養肝,二合炙甘草組成芍藥甘草湯而緩急。

二診時風團瘙癢較前緩解,疲憊感、大便幹均有緩解,方證對應療效已現,故增加附片、生薑劑量以加強溫陽潛陽之效。

三診時病情雖明顯緩解,但仍反覆發作,考慮患者病程日久,虛熱灼傷陰血較重。

《素問·至真要大論》雲:“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考慮肝血不足兼有虛熱,此時酌加烏梅潤肝中之陰,補肝體而滋肝中之用,銀柴胡清肝中虛熱。

從潛陽封髓丹的整個處方構成來看,始終抓住腎水虛寒、相火越位這一病機來溫水潛陽。

由於組方嚴謹,配合得當,此方在臨牀上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目前臨牀實踐及研究表明,潛陽封髓丹廣泛運用於口腔潰瘍、咽炎、心血管疾病、皮膚病、圍絕經期綜合徵等疾病治療。

中醫治療一定要以治本爲主,調整陰陽,以平爲期。

若僅注重標證的治療或所謂對症處理,是難以從根本上扭轉病機,收到遠期療效的。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爲處方,請勿盲目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一切遵醫囑,切不可給自己妄下診斷。

版權申明:

1、文源:本文內容來源網絡。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

2、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尊重知識與勞動。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3、責任編輯,微信:ycyd112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