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東樹:新能源滲透率過半成車市變革的驅動力

中新經緯8月17日電 題:新能源滲透率過半成車市變革的驅動力

作者 崔東樹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

乘聯會數據顯示,7月中國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達到51.1%,較2023年同期36.1%的滲透率提升15個百分點,首次突破50%大關。這意味着在乘用車市場中,新能源汽車的單月銷量首次突破了傳統燃油車,成爲市場主流。未來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支持,產業結構還將迎來哪些變革?

自主品牌表現強勁

從自主品牌出口表現看,根據乘聯會統計,儘管1-2月的自主品牌出口受到海運等因素的影響而表現低迷,但在3月實現了較大的環比增長。4-7月,部分自主品牌車企在面對歐洲需求減弱的情況下主動進行了調整。總的來看,中國製造的新能源車企品牌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由於海外認可度持續提升以及服務網絡的逐漸完善,自主品牌純電動主要面向發達國家市場。

從2024年累計出口數據來看,中汽協數據顯示,1-7月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爲70.8萬輛,同比增長11.4%。在部分海外地區,除了傳統出口車企的靚麗表現外,近期新勢力出口也逐步啓動。如南美等地的出口表現不斷地改善,自主插混車型開始實現出口增長。儘管2023年7月的高基數對出口促進不大,但全年新能源汽車出口預計仍將保持較高增長。

從新能源車出口類型看,插混車型憑藉其低油耗、長續航的優勢,在海外市場替代燃油車的表現日益突出。而A0級(小型車)電動車佔比曾達到近50%,更是自主品牌出口的絕對主力。小型電動車在海外市場表現較強,面臨着加稅措施的挑戰,這也進一步凸顯了小微型電動車在全球市場的競爭核心地位。因此,爲了促進中國電動車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急需引導電動車小型化的財稅政策。

從7月的國內零售數據來看,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高達73.9%,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爲27%,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爲8.3%。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車領域的強勢地位更爲凸顯。

新能源滲透率過半

車市消費結構的變化還體現在新能源車滲透率的提升。7月,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突破50%,提升明顯。

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的背後,首先是中國製造業的不斷強大爲產業鏈帶來了顯著的賦能效應。裝備製造業和零部件產業的電池、電機、芯片等具有超強優勢,爲新能源車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在新質生產力的推動下,中國車企全力發展新能源車,推動着中國汽車產業由大變強。尤其是電池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降低,讓新能源車在性能上逐漸趕超甚至超越傳統燃油車,成爲消費者心中的首選。

其次,乘用車行業開放發展的指導思想促進了互聯網企業、智能消費製造企業、國際新能源車企等的全面進入,進一步激活了行業競爭和創新能力。中國車企在插混技術方面的創新性發展也取得了突破性優勢,豐富了世界新能源發展的技術線路。

此外,在政策支持、居民環保意識增強等諸多因素影響下,新能源車市場“淡季不淡”的特點愈發明顯。2024年6月,新能源車零售市場表現溫和,並未對7月形成透支。加之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了《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補貼標準將從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1萬元提升到2萬元,帶動7月新能源滲透率成功突破50%。

在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動下,新能源車市場仍然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未來,隨着產業鏈的不斷完善、技術創新的持續推進以及政策支持的進一步加強,我們有理由相信新能源車市場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的態勢,併爲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作出更大的貢獻。

產業結構迎來新紀元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突破,不僅凸顯了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廣泛接受,更預示着汽車產業即將迎來結構性變革的新紀元,具有里程碑意義。

一方面,傳統汽車製造商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隨着新能源車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燃油車銷量的下滑,傳統車企必須加快電動化轉型步伐,否則將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另一方面,產業鏈上下游將迎來重構。電池製造商、電機和電控系統供應商等將成爲新的產業焦點,而傳統的內燃機和相關零部件供應商則需要尋找新的發展方向或轉型。

同時,新能源車的普及也將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隨着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新能源車正成爲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載體。此外,隨着新能源車銷量的增加,規模效應將逐步顯現,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有助於提升中國新能源車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孫慶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