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印跡|濟南市長清區張夏街道焦臺村:御杏下山樑,邂逅老學堂

近年來,濟南市長清區張夏街道在黃家峪境內積極打造三十里御杏康養谷。焦臺村,正好位於康養谷“萬畝御杏園”核心區。

在村民口中,焦臺村也稱作焦家臺。據清宣統三年版焦臺村《王氏族譜》記載,當時村名即爲焦家臺。村中老人介紹,最早來此定居的是焦姓人家,村址選在黃家峪老仙嶺下的一處高地之上,於是,村名中就有了“焦”與“臺”。

但村名來歷,也有另一種說法。即“焦家臺”一度曾是“教家臺”,因爲村中有一處老學堂,還是整個黃家峪一帶最早的民間學堂,鄰村的孩子都到這裡來上學。

老學堂目前還能見到的建築是村中南北主路邊上的幾間老石屋。屋前有石鍾亭,其上刻有楹聯:“聞聲而警醒名利之心則去,知音而釋迷真誠之念常存”,橫批“音永百代”。其落款時間爲清乾隆三十三年,即1768年。

石鍾亭北高大的古柏之下,現存刻立於清光緒七年(1881年)的功德碑,碑文記錄了村中小石廟九聖堂的再修事宜。文中提到,九聖堂創建於明隆慶二年(1568年),曾於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修,地基由本村王氏提供。那次重修九聖堂後,合莊共議將村中義學之地15畝“易爲廟地”,交與涌泉寺僧人。

義學是封建社會免費的地方基礎教育模式。清朝初年,官方要求各地大興義學,招生對象以貧寒子弟爲主。“國家之興興於人才,人才之盛盛於學校”——在老石屋前,另有石碑刻文顯示,民國初年這裡被改建爲一處小學。在很多當地人的記憶裡,石鍾亭畔的老石屋是他們孩提時代的啓蒙之地,夢開始的地方。

大衆報業·農村大衆記者 邊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