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連12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癌症時鐘又快轉了

大腸癌連續12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好不容易前兩年(2015、2016)發生人數有下降,2017年又再度上升。(圖/pixabay)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今(2日)公佈最新(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國內平均每4分42秒就有一人罹癌,比前一年(2016年)的4分58秒一口氣快轉了16秒。而大腸癌連續12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好不容易前兩年(2015、2016)發生人數有下降,2017年又再度上升。

國健署統計資料顯示,我國2017年新發生的癌症人數爲11萬1,684人,比2016年增加5,852人。十大癌症除了皮膚癌和胃癌順序互換,其他都與2016年相同(見下表);更令人憂心的是,只有肝癌口腔癌以及胃癌的發生率下降,其他都是增加,且大腸癌及乳癌的增加人數更是破千。

爲什麼增加這麼快?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國內的大腸癌及乳癌篩檢率高,多爲早期發現的病人,因此雖然發生率高,但能及時得到治療,就能降低死亡風險。

林莉茹也表示,國內癌症標準化死亡率已連續7年呈現下降趨勢,代表經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癌症不必然等同死亡。

不過,國健署觀察到,今年(2020)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截至上(5)月底,國內4癌篩檢(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爲12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下降2成,大腸癌檢查異常的追蹤率也下降約1成,都可能影響治療和存活率

疾管署公佈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大腸癌連續12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圖片來源:國民健康署)

◎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癌篩早期治癒率近9成

林莉茹表示,人口老化快速加上不健康的生活型態,預料癌症發生人數仍會持續上升。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指出,3~5成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癌症篩檢更可有效降低死亡率並提高存活率。

大腸癌9成出現在50歲以上患者,但發生原因主要和生活習慣有關,像是不愛吃蔬果、不愛喝水、愛吃紅肉、加工肉品與燒烤、肥胖、不運動。WHO指出,2成左右的大腸癌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只有15%的大腸癌跟遺傳有關,若父母其中一位罹患大腸癌,下一代罹患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2~4倍。

大腸癌症狀包括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帶血或黏液、體重減輕、貧血、腹痛或腹絞痛,而且大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與其他良性腸道疾病相似,所以早期發現還是要靠篩檢,若能透過篩檢發現,將近一半是大腸癌零期跟一期,治癒率近9成。

(大腸癌雖然初期症狀不明顯,但如果透過癌症篩檢早期發現,治癒率可達9成。圖片來源:鄭佳玲繪)

◎乳癌新發生人數增加最多,老化、基因變異晚生育都有關

乳癌在2017年十大癌症排名第3,但發生率和新發生人數的增加幅度都高於第1、2名的大腸癌和肺癌。除了和篩檢人數增加有關,林莉茹也提醒,乳癌的危險因子包括老化、基因變異、初經早或停經晚、晚生、未哺乳家族史、有異常或良性乳房疾病、乳房較緻密、輻射線的曝露、缺乏運動、肥胖、服用荷爾蒙、酗酒等。

乳癌患者會摸到單側乳房有硬實、不移動、不痛且輪廓不規則的腫塊,還可能有乳頭凹陷、乳房靜脈曲張、乳頭分泌物、乳頭糜爛、以及皮膚改變如皮膚粘連、變紅或是皮膚水腫等症狀,甚至淋巴轉移,導致腋窩淋巴結腫大。但若能早期發現,乳癌的存活率可超過9成。

(乳癌是2017年國內癌症整體發生率第3名,也是女性發生率第一名,但透過篩檢,早期治癒率也有9成左右。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另外,皮膚癌此次和胃癌順序易位,從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9名爬升到第8名,國健署長王英偉推測,除了人口老化使皮膚癌人數增加,胃癌人口下降,也和國人衛生習慣改善有關。

紫外線則是導致皮膚癌的最大元兇,長期暴露在陽光下工作的人,都是罹患皮膚癌的高危險羣。經年累月曝曬,容易使表皮當中的角質細胞黑色素細胞發生癌變,造成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和惡性黑色素瘤;鱗狀細胞癌又和放射線照射、傷口長久不愈、長期接觸化學物質與慢性砷中毒等癌變有關。大量曝曬後的嚴重曬傷、白種人與遺傳因素,則是其他引發惡性黑色素瘤的原因。

皮膚癌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紅色、肉色或黑色腫瘤,腫瘤會漸漸長大,有時出現潰瘍出血,腫瘤周圍可見微血管擴張,有時腫瘤也會有一層鱗狀皮屑覆蓋。亞洲人的黑色素瘤則較好發於患者手腳掌或是指甲,大多數爲黑色或深咖啡色

◎後疫情時代,迴歸定期癌篩、陽性就追蹤

王英偉強調,國內疫情趨緩,民衆除了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包括戒菸檳榔及酒、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控制體重,也要定期篩檢。國健署今年下半年也會加強與社區職場合作,讓民衆在工作場所就能接受免費四癌篩檢,或由社區藥局協助回收糞便檢體,減少民衆出入醫院的疑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