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機真有最保命座位!專家曝空難活命8法則

專家強調,多數飛機失事事件都是「可存活的」,活命關鍵在於疏散時間,呼籲乘客挑選機位時把握緊急逃生門附近能快速下機的座位。(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2024年與臺灣相鄰的日本、南韓相繼發生嚴重飛機事故與致命空難,令人擔憂搭機的安全性,不過專家要旅客放寬心,事實上多數飛機失事事件都是「可存活的」,活命的關鍵在於疏散時間,呼籲乘客挑選機位時把握緊急逃生門附近能快速下機的座位,另外專家也提供8項自保法則。

搭機究竟有沒有所謂的「最安全機位」?CNN報導,有句古老諺語說,機尾座位更安全,這個說法似乎在濟州航空空難中獲得證實,根據「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2015年一份統計,1985至2000年間的美國客機失事事件中,機尾乘客死亡率爲32%,機頭死亡率爲38%,客機中間座位死亡率爲39%,死亡率最低的是機尾區域的中間座位,僅28%,死亡率最高的是客機中間座位的走道區,達44%。

不過這類說法放到現代,飛航安全專家紛紛駁斥爲無稽之談。美國安全組織「飛行安全基金會」(Flight Safety Foundation)執行長沙希迪(Hassan Shahidi)強調,每一場事故都是不同的,沒有數據顯示座位和生存率的關聯;英國格林威治大學(University of Greenwich)消防安全工程教授蓋立(Ed Galea)直言,沒有所謂的「魔法安全座位」,倖存與否取決於事故本身,有時前面座位較好,有時是後面較好。

不過蓋立及其他專家也強調,客機撞擊後「倖存率最高」的機位,和「最快逃生」的機位是有差別的,旅客要尋求的應該是後者:能否最快逃生。

蓋立強調,多數飛機事故是「嚴重但不致命的」,而且多數乘客都「存活下來」。他說自1988年以來,飛機及座位建造時,已被要求能承受達16G力的撞擊力道,代表多數飛機事故中,能在墜機造成的創傷中倖存。

除了承受撞擊力道,現代飛機也能延緩火勢蔓延,蓋立因此認爲,在「嚴重但不致命」的事故中,存活率至少達9成,他強調,現代失事事件中,生與死的差別往往在於乘客疏散的速度有多快,現代飛機也被要求設計成能在90秒內疏散,才能取得執照。

專家認爲坐在緊急出口附近,事故發生時的逃生機會最大。(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蓋立曾分析1977年至1999年間105起空難中,機組員與乘客的逃生行爲,結果顯示,坐在機上任何緊急出口5排以內的乘客,逃生機會最大,走道座位乘客安全逃生的機率,也比中間及靠窗座位的乘客更大,他表示,「在航空事故中每一秒都很重要,每一秒都會造成生與死的區別」,強調座位是否靠近緊急出口,比坐在飛機哪一區域更重要。

除了挑選「最佳逃生機位」,蓋立也提供其他空難事故中存活率較高的保命法則。

專家呼籲旅客仔細觀看空服員安全示範。(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仔細觀看空服員安全示範,確實瞭解如何使用安全帶。

蓋立表示,他在研究中訪談了多名空難倖存者,令人驚訝的是,許多人提到空難發生時難以解開安全帶的經歷,他建議旅客要注意聆聽空服員的安全示範。

★研讀安全須知卡;若坐在緊急出口旁,仔細瞭解如何開啓。

★飛機升空至安全高度前、準備降落後務必穿鞋。

★儘量和親友坐一起。

蓋立表示,若和親友分開坐,發生事故時,乘客勢必會彼此尋找,將拖累疏散速度。

★瞭解距離緊急出口有多遠。

不論坐在哪裡,蓋立都建議旅客數清楚座位距離前後緊急出口有多少排,一旦客機不幸發生事故、機艙充滿煙霧,旅客仍能透過摸索從最近的緊急出口逃生。

★聽空服員的話―逃生時別帶行李及任何東西。

曾任航空評鑑網站AirlineRatings.com總編輯的湯瑪斯(Geoffrey Thomas)表示,逃生時還想帶走行李會拖累速度,現在他搭機時,都會在衣服裡放妥護照及信用卡,若真的發生必須疏散的情形,他身上已經備好所有必需品。

★除了上廁所,全程繫好安全帶。

★選擇搭乘安全評分高的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