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者籲重金挺研發、建大學 助推經濟

鞠建東現任北京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曾任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經濟系教授、國際貨幣基金常駐學者。研究領域爲國際貿易、國際金融。(摘自搜狗百科)

鞠建東現任北京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曾任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經濟系教授、國際貨幣基金常駐學者。研究領域爲國際貿易、國際金融。

大陸面臨經濟放緩及關鍵技術受制於人等壓力,鞠建東近日發文建議政府在今後10年,每年印3到4兆元(人民幣,下同)鈔票投放關鍵技術研發,並開辦約2000間縣域大學,10年內中國經濟增長率就能穩定在5%以上,實現可持續的高速、高素質經濟增長。

鞠建東認爲,大陸需要更寬鬆的貨幣、財政政策來提振需求,也需要有效的「貨幣產業政策」將貨幣精準投放到知識化階段的主導產業,採取「反國際技術壟斷+縣裡辦大學」兩項結構轉型政策,實現可持續的高速、高素質增長。他說,中國經濟從工業化時代進入知識化時代。「現在經濟下行主因是機構轉型卡殼(沒進展)了,卡的就是產業升級。」

他指出,產業升級依賴人力資本,即大專以上學歷人口增加從而提高知識創新供給。中國人力資本和已開發國家相比供給總量不足、結構失衡。2020年中國高中以上學歷人口占30.56%,美國是88.40%;大專以上學歷人口占15.47%,美國是61.60%。

他建議政府把貨幣投放到知識化產業推動經濟的結構轉型,並在今後10年,每年增發3到4兆元的貨幣投放,1到2兆元投到核心技術研發,2兆元投到「縣裡辦大學」。預料每年各會推動1%的經濟增長,今後10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就可穩定在5%以上。

談及縣裡辦大學面臨師資和經費來源等問題。鞠建東稱,新建縣域大學約2000間,而大陸985高校、211高校等大約有150間,每所重點高校通過資訊技術幫助10至20間縣域大學的師資、課程建設。

至於10年40兆經費來源,他建議政府學習美國聯準會,印錢投到特定領域,支持產業政策支持「反國際技術壟斷+縣裡辦大學」兩項結構轉型政策。假設每間縣域大學的建設週期爲10年,每年需10億元投資,那麼2000間縣域大學今後10年每年需要2兆元投資需求。

他強調,不打破國際技術對大陸市場壟斷,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就無法實現。中國需培養本土技術競爭力。他並建議政府通過「反國際技術壟斷」政策。